放大圖片
■中大副校長送出筷子,祝願豐衣足食,由本報記者劉思諾獲得。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任智鵬)中文大學現正向政府爭取一幅位於大埔的地皮,發展私營醫院,校長沈祖堯強調,發展醫院絕非為了賺錢,有關收費會具透明度,雖比一般公營醫院貴,但一般中產人士應可以負擔。近日內地孕婦湧港及「雙非」嬰兒問題,令婦產科床位「有價有市」,中大醫學院院長霍泰輝指,新醫院無意向婦產科傾斜,有關床位不會多於總數1/4,中大將會堅守為市民提供各種優質醫療服務的使命。
強調服務市民為主
沈祖堯透露,曾有財團曾與中大接洽,商討合辦醫院事宜,但校方認為辦醫院是要服務市民、挽留更多專業人才,並支援科研發展,無意賺錢,結果雙方未有達成協議。據了解,中大有關的發展計劃已籌備超過1年,現階段只待政府推地供興建醫學大樓,預計需要數十億元興建費用及一筆相關的營運費。
籲增醫護人才培訓
霍泰輝表示,香港有意發展醫療服務產業,除醫院及病床等硬件外,人手亦是重要元素。就內地孕婦及「雙非」嬰兒問題令醫護人手告急,他指當局應進一步增加相關人才培訓,他透露食物及衛生局已成立人力規劃委員會,就各專科醫護人手需求進行研究,期望有關資料能為未來醫護培訓帶來啟示。霍泰輝又認為,「雙非」嬰兒具港人身份,社會不應持過於負面態度,認定他們只會謀取本港市民福利,反而要思考如何透過社會及教育制度,將其培育成對香港有貢獻的人,幫助解決香港出生率低及人口老化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