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水鳳溪第一小學預計,二年級跨境學童新學年也要自行安排上學方法。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承諾建小學仍是爛地 民建聯偕28校聯署促正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隨著越來越多跨境童到港求學,北區小學已逼爆。據了解,早前已截止申請的統一派位階段,約有3,700名學童申請北區80及81校網,但相關校網合共只能提供2,600個學額,兩者差距達1,100個。有北區區議員透露,教育局2009年承諾增建小學,但該預留地至今仍是爛地,質疑當局採取「拖字訣」,完全漠視巿民訴求。因此,區議會將與28間區內小學向教育局發出聯署信,強烈要求當局正視北區學額嚴重不足的問題。
民建聯多名北區區議員上周五上午,就北區「學額荒」問題,與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會面,要求當局積極解決問題。有份出席會議的北區區議員劉國勳引述陳維安指,「這段時間是較艱難,大家忍耐一點」。他質疑當局態度過於被動,只是「打官腔」,態度「不積極」。
劉國勳:08年已提方案
劉國勳坦言,部分北區小學正推行小班教學,本來收25人,現已增至每班27人,「部分學校要把美勞室改為課室;甚至有學界揚言,要在操場和走廊上課」。為此,民建聯早於2008年,已向教育局提出不同解決方案,包括推地加建新學校;復建空置村校,以作臨時校舍;容許學校彈性收生,每班學生人數增至30人;又或「加班」,「當局回應指,收回的村校用地已歸地政署擁有。若容許增加每班人數,即是小班教學政策倒退」。
稱無意建校 當局疑反口
同時,區議會2008年曾向教育局提出,在上水清河村已預留教育用地加建小學。北區區議員藍偉良表示,教育局翌年以書面回覆指,該地將會用作興建一所30班的小學,預計2013/14年落成。不過,該區區議員帶同記者到清河村視察,發現預留地仍然是爛地,未有任何動工跡象。藍偉良指,去年教育局曾向傳媒透露,無意在北區建新校,反映當局出爾反爾,「我們保留了當時的文件,絕對可以與教育局對質」。
鄰近校網借位 增班級數目
上水鳳溪第一小學校長廖子良批評,教育局缺乏「同理心」,「政府根本不希望跨境童來港讀書,才不著力解決北區學校問題」,並舉例指,當局限制派發禁區紙,正是為了「嚇怕」跨境童家長,「新學年將有大批幼稚園跨境童。屆時,二年級跨境學童都要自行安排上學方法」。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時表示,現時仍未能確定80及81校網學校申請數目是否3,700個,但為應付2012/13學年預計學位需求,當局會向鄰近校網借位、利用空置課室或其他用途房間,增加班級數目,以及在每班加派學生。
教局:長遠擬增建小學
發言人補充指,當局會繼續鼓勵跨境童家長考慮採用其他口岸過境,並選擇其他地區學校。此外,教育局會進一步探討加建課室、更改學校其他用途房間成為課室是否可行。長遠而言,當局會考慮在北區興建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