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醫管局轄下8間公立醫院明年非本地孕婦總配額減至少於3,000名,較今年減11%。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裕華)今年龍年「生仔潮」之下,公立醫院分娩床位可能緊張。醫管局昨日與8間公立醫院婦產科主管開會後表示,鑑於今年本地孕婦的服務需求較預期高,瑪嘉烈醫院決定即日起停止非本地孕婦今年的分娩預約,瑪麗醫院亦會降低非本地孕婦的配額;又建議明年4間公立醫院停收非本地孕婦,另外4間則削減配額,明年非本地孕婦總配額減至少於3,000名,較今年減11%。有婦產科醫生指出,現在才削減今年內地孕婦分娩配額為時已晚,只影響10月至12月的孕婦,甚至會加劇年底的「衝閘」高峰。
醫管局和8間公立醫院婦產科主管昨在會議上檢視公立醫院今年產科服務預約的最新情況,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數據顯示本地孕婦的服務需求較預期高,故瑪嘉烈醫院已停止接受內地孕婦今年預約的產科服務,瑪麗醫院亦調低今年內地孕婦分娩配額。屯門醫院、廣華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較早前已宣布今年停收內地孕婦。
張偉麟表示,專責小組建議廣華醫院、瑪嘉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4間公立醫院,明年停收內地孕婦,全港公院整體名額進一步削減至少於3,000名,該建議將於本月內提交食物及衛生局。他強調:「公立醫院的首要責任是確保本地孕婦及初生嬰兒有足夠而且符合水平的醫護服務,會密切留意本地及非本地孕婦預約情況,適切調節預約配額,確保產科服務能滿足本地孕婦需求。」
醫生:減今年配額意義不大
香港婦產科服務關注組召集人、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梁德楊認為,醫管局現在削減今年公院內地孕婦分娩配額時已太晚,「今年1月至9月的內地孕婦分娩配額已被預約,政策只影響10月至12月的人,效果不大。」
醫管局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德康認為,醫管局減收內地孕婦是正確方向,但明年削減配額的數量不多,應同時要求私家醫院減收內地孕婦,「明年配額削減至少於3,000,相比私家醫院今年3.1萬個配額,比例實在太小。」他續稱,部分醫院醫護須要有足夠的孕婦作婦產科培訓,故未能實行所有公立醫院停收內地孕婦。張德康預計,政策只影響10月至12月的內地孕婦,該3個月將成為內地孕婦衝急症室分娩高峰期,全年「衝閘」個案可能達2,000宗,突破去年逾1,600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