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走向遠洋 維護國家利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5]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 中國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傑表示,中國海軍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的意義在於走向遠洋。這種意義還在於無論對於未來組建的大型戰艦編隊,海上軍事對抗,還是海上反恐反海盜,以及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都具有近海訓練所無法完成或替代的積極作用。

 對於北海艦隊首次派出編隊參與中國第11次護航,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向本報指出,這首先應是正常的輪換,但同時也是在中國海軍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又一次實踐。他認為,行動既是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也是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保護國家重要海上運輸線,這對於加快海軍建設與發展也有巨大促進作用。李大光指出,這次不是北海艦隊首次到印度洋,之前北海艦隊艦艇外訪時也曾多次到過印度洋。

加強信息交流 開展國際合作

 李大光認為,隨著國家利益的不斷發展,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情況會越來越多。通過在大洋上長時間組織兵力行動,能夠及時地暴露和發現問題,看到差距,找出現有的戰備訓練、編制體制、裝備發展、綜合保障、法規制度等方面與海軍現代化建設不相適應的地方,以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加速建設步伐。

 有軍事評論指出,中國海軍在未來的戰略任務大致涵蓋了三個層次,即近海防禦(黃水)、保護領海和領土完整與權益(綠水)和確保中國海上生命線的暢通(藍水)。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中國海軍力量建設的主要思路將是鞏固近海防禦的同時,將防禦的縱深向遠海海域推進。

 此外,對於開展國際護航合作,有專家建議,各國應進一步加強信息情報交流合作,提高有限資源利用率;進一步加強行動協調,提高打擊海盜的有效性。專家希望,行動各方在編隊間建立定期情況通報制度、重大行動協調機制等,深化互信合作關係,積極推進實質性護航合作。同時,切實提高護航效率,更好地為各國商船提供服務。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應坐言起行 全方位改革 (2012-02-25)
專家解讀:走向遠洋 維護國家利益 (2012-02-25)
專家解讀;觸痛中國情感底線 (2012-02-23) (圖)
專家解讀:屬糾偏行為 非政策鬆動 (2012-02-23)
專家解讀:加強中東外交 發揮大國作用 (2012-02-22) (圖)
專家解讀:內地頂尖學府 需多強調師德 (2012-02-22)
專家解讀:「親和外交」提升中國形象 (2012-02-21) (圖)
專家解讀:高鐵採購漏洞 暴露隱性腐敗 (2012-02-21)
專家解讀:流動性稍增 長遠需「加碼」 (2012-02-20) (圖)
專家解讀:展現個人魄力 塑造「中國形象」 (2012-02-19) (圖)
專家解讀:台灣問題 未解難題 (2012-02-17) (圖)
專家解讀:限制進口 勢釀「雙輸」 (2012-02-17)
專家解讀:中美結友 舉世期求 (2012-02-16) (圖)
專家解讀:中美經貿關係邁入新里程 (2012-02-16)
專家解讀:民資入壟斷領域有望破冰 (2012-02-16)
專家解讀:習奧會晤 著眼未來 (2012-02-15)
專家解讀:七大政策加持 創兩岸合作新模式 (2012-02-15)
專家解讀:增信釋疑 減少誤判 (2012-02-14) (圖)
專家解讀:未來外貿難樂觀 經濟風險或加大 (2012-02-11) (圖)
專家解讀:日報告迎合美重返亞太戰略 (2012-02-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