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二位 廣東:廣州珠江兩岸新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寶瑤)社科院發表最新一份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研究發現香港在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方面下降,排名由2006年的第2位,降至2010年的第3位。港府發言人指當局會仔細研讀報告,從中找出對香港發展有裨益的分析及建議。有本港經濟學者認為本港經濟結構單一化,競爭力發展受到局限,更預期未來數年有可能跌出5名之外。
經濟結構單一化
對於本港排名下跌一級被廣東省超越,經濟學者關焯照並不感到意外,他認為本港競爭力受三大結構性因素影響,首先是本港經濟太過集中於金融業,受外圍經濟拖累自然首當其衝;其次是整體勞動市場人口教育水平低,17至21歲適齡入學率只有18%,反觀廣州就高達60%;另外本港產業經濟93%是服務業,太過單一化,加上服務業受周期性影響,難在經濟上有持續及大幅的增長。
未來或跌出5甲
關焯照建議本港加速發展其他產業,並指6大產業發展得太慢。他認為免費教育增加至12年是好事,但長遠應增加大學學位,短期也可增加輸入專才,並研究協助他們留港發展方案。他指出本港是一個成熟經濟體系,除非加入新行業如科技等,否則未來仍會繼續依賴服務業。
關焯照認為本港需時起碼10年才能解決上述問題,預料未來數年本港在中國區域競爭力上會再跌,「跌出5名以外都不足為奇」。
港府:區域優勢互補
城大商學院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指出,要視乎進行調查的機構對「競爭力」的定義,以及評級項目、評級標準,「如果市場自由度是其中一個評級項目,香港肯定比內地城市高」,他認為香港有許多優勝的地方,排名並不重要。
港府發言人表示,內地經濟的快速增長為香港提供更大的市場和增長的動力。港澳台三地是組成大中華整體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加上結合內地所組成兩岸四地的力量,區域之間優勢互補,可達致互惠共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