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天(3月5日)是被稱為中國人「精神楷模」的雷鋒紀念日,而今年也是雷鋒逝世50周年。中國官方將3月定為「學雷鋒月」,高調紀念「雷鋒逝世五十周年」,然而在一片 「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中,轉型期的今日中國,也正面臨近半世紀以來前所未有的人際關係冷漠、行業誠信不足、假冒偽劣橫行、核心價值觀迷失等亂象,人們不禁要問,為何學習雷鋒五十年,「雷鋒精神」卻越走越遠?而若雷鋒健在,現已是七旬老者,他會否也遭遇倒地無人相助的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玨 北京報道
在互聯網上,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帖子:「 今日中國百姓的一天:早起,買兩根地溝油油條,切個蘇丹紅鹹蛋,沖杯三聚氰氨奶,吃完去上班;中午,瘦肉精豬肉炒農藥韭菜,再來一份人造雞蛋鹵注膠牛肉,加一碗石蠟翻新陳米飯,泡壺香精茶葉;下班,買條避孕藥魚,尿素豆芽,膨大西紅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開瓶甲醇勾兌酒,吃個增白劑加硫磺饅頭;飯後,抽根高汞煙,去地攤買本盜版小說,回去上一會盜版操作系統網,晚上鑽進黑心棉被窩。核輻射算啥,很嚴重嗎?」
誠信品德滑坡 百姓深受其害
網友把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質量安全醜聞戲劇性地連綴成文,雖然有較大的誇張成分,但鮮活地呈現了行業誠信不足給民眾生活造成的不安與焦慮。就連溫家寶總理在去年4月同國務院參事座談時也感歎,近年來相繼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而更重要的問題在於,當前中國社會中的一些具體矛盾,直接指向了「雷鋒精神」的對立面,特別是近年發生的南京青年彭宇扶老者遭遇誣陷,佛山兩歲女童小悅悅車禍後18名路人視若無睹等事件,引發了關於社會道德大滑坡的討論。有輿論質問,當我們還在被冷漠與麻木附體的時候,有一個小女孩用她幼小的生命敲響了道德警鐘,為何在社會急速轉型時期,「雷鋒精神」非但沒有與時俱進,反而越走越遠?
拜金模糊是非 傳統價值不在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對本報表示,在市場經濟車輪高速前進的同時,雷鋒的精神、雷鋒的思想、雷鋒的品德,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他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進入社會轉型期以來,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經濟的發展、外來文化的衝擊、大眾傳媒的膨脹、貧富兩極的分化,使得許多有益的傳統價值觀面臨消解甚至顛覆,而新的價值觀又沒有及時形成。在這個過程中,部分人模糊了是非標準,將經濟利益作為評判一切的終極目標,其結果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道德虛無主義盛行,並由此滋生了大量危害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社會失範行為:如假冒偽劣橫行、商業信用不良、市場秩序混亂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