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官方倡學雷鋒常態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05]     我要評論

 在雷鋒逝世50年的今天,中國官方在3月「學雷鋒月」到來之際掀起高調紀念活動,並要求各地「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規格和影響於近十年內可謂空前,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

 對此,北京專家指出,時代急需要鮮活的人物榜樣來拯救世風日下的風氣。儘管歷經歲月變遷,雷鋒精神仍然在廣大國人心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能夠喚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和情感的共鳴。官方高調弘揚雷鋒精神,崇尚社會美德,重申公信道義,不僅順應了公眾對社會文明、和諧良善之呼喚與追尋,同時也有助於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獲得國民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促進社會和諧與國家建設,這也是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應有之義。

凝聚道德共識 夯實執政根基

 在社會陷入失德焦慮之時,已經逝世半個世紀的雷鋒再一次得到了最高禮讚。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教授李萍認為,執政黨在雷鋒犧牲50周年之際提出推動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不僅是對社會道德滑坡的一種回應,或許也是出於凝聚民間道德共識夯實執政根基的考慮。李萍說,中國民間各種思潮不斷碰撞交鋒,而與傳統儒家思想提倡的「仁者愛人」一脈相承的雷鋒精神,是各方均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也對本報指出,中國進入社會轉型期以來,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雷鋒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助人為樂」,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最珍視的傳統美德,是永不過時的,歷久彌新的。他認為,中央當前再推「學雷鋒」高潮,並部署多項活動力求「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告別過去運動式學雷鋒的模式,避免形式主義和走過場,有助於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獲得國民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促進社會和諧與國家建設,這也是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應有之義。

相關新聞
雷鋒逝世50周年 專題(上篇) (2012-03-05) (圖)
假冒偽劣橫行 人際關係冷漠 美德越走越遠 國人懷念雷鋒 (2012-03-05) (圖)
近半學子:雷鋒很遙遠 (2012-03-05) (圖)
逝世50周年 三掀學習高潮 (2012-03-05) (圖)
專家:「高大全」式宣傳效果不彰 (2012-03-05) (圖)
真實雷鋒 愛花愛漂亮 (2012-03-05)
雷鋒小資料 (2012-03-05) (圖)
雷鋒逝世50周年 專題(下篇) (2012-03-05) (圖)
專家倡營造弘揚正氣環境 訂法制保護「雷鋒」 讓好人得好報 (2012-03-05) (圖)
精神長存 「活雷鋒」層出不窮 (2012-03-05) (圖)
官方倡學雷鋒常態化 (2012-03-05)
中宣部:九大常態化項目弘揚雷鋒精神 (2012-03-05)
烏坎村林祖鑾高票當選村主任 (2012-03-04) (圖)
烏坎村村委會選舉得票統計 (2012-03-04)
烏坎村選舉事件簿 (2012-03-04)
專家解讀:烏坎模式 民主範例 (2012-03-04) (圖)
現場特寫:村民:自由選村官 此際最興奮 (2012-03-04) (圖)
為民發聲林祖鑾 (2012-03-04) (圖)
「詩人會長」楊色茂 (2012-03-04) (圖)
民間學者湧至 見證民主選舉 (2012-03-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