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大專教育工作者,你會喜歡教本科生還是副學士生?估計,大多數人都傾向選擇公開試成績較佳的本科生。不過,筆者根據個人經驗,卻較享受教導後者,原因很簡單:一些本科生熬過了兩次公開試,進入大學門檻就開始放鬆。事實上,在香港讀大學,因成績太差而未能畢業實在太難,故並非所有本科生都對課堂內容非常重視。至於副學士生,由於他們大多很著緊自己修讀兩年副學士後,能否升讀學位課程,上課時均會十分留心,非常重視作業家課。看見同學主動努力學習,做教師的當然高興。
習慣成自然 「限制」反安心
筆者也曾遇到過分緊張的副學士同學:就口頭報告的題目,有的會怕解錯題,逐字詢問;就期末論文的題目,總有個別同學希望能有更仔細的指引。他們好像不明白,教師特意不將題目寫得那麼「死」,就是要讓他們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如果一切都缺乏彈性的話,那就跟八股文差別不大了。
然而,有些學生卻真的喜愛八股文式的評核方法。說到底從小到大都在接受類似的教育,限制發揮空間反而讓他們有安全感,因為他們對拿高分的方法有點把握。
可是,如果我們為了同學的安全感而「屈服」,那就與筆者所認識的大專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了。
建獨立思考 高教真使命
高等教育之所以重要,不單是為了傳授專門或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同學在相對自由的校園中生活,在課堂內外培養獨立和批判思考能力,進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這樣同學才能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同時,社會亦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他們畢業成為社會的主人翁後,要擁有清晰的價值觀和思辨能力以參與政策討論,為我們社會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培育這樣的人才才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使命。
盼善用自由空間反思人生
因此,即使在出題考核同學時,我也謹記不要將學生訓練成只會依循某種特定模式思考的人。遺憾的是,由於副學士生面臨極大的升學壓力,讓他們有太多自由和空間反令他們不安。事實上,每一次我看見同學通宵達旦複習、趕功課,弄得精神緊張,我鮮有為他們的勤力感到欣喜,因為這不是大專生應有的生活。利用高等教育的自由和空間去追求知識、反思人生才是我冀望他們做的事。可悲的是,在銜接學額遠遠不夠的體制下,當大學學位被視為得到一份好工的最低要求時,現實的高等教育與理想的高等教育愈來愈有距離了。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 李峻嶸
網址:www.hkcc-polyu.edu.hk/
逢周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