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自韓國的「母愛聖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以提高亞洲文學在國際的影響力為宗旨而設立的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在本月15日晚公佈了2011年度得獎名單:來自韓國的暢銷小說家申京淑,憑借小說《請照顧我媽媽》成功摘冠,作家本人也成為該獎項設立5年來所授予的首位女性作家。

 入圍本屆7部決選小說名單的,還有為中文世界讀者所熟悉的閻連科(入選作品《丁莊夢》)和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The Lake》。根據評審條件,非英文書寫的作家作品,都是在評選年度內,首次推出了英譯版。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當文學獎主席Daivd Parker打開評委會信封,念出申京淑的名字時,台下的一角爆發出歡樂的高叫聲。一位身穿黑色中袖長衫和黑色長褲的中年女人,微低著頭,羞澀的從站起來鼓掌的人群中,疾步走到了台上。致得獎感言時,她停頓了幾秒鐘,才一字一字的用韓文表達出獲獎的意外之情,聲音溫柔而平靜。

 「每天我們都能看到、聽到甚至經歷到各種暴力、歧視、不公的事情,我相信好的故事就應該有一種力量,它直指人心,從而消除我們的恐懼和不安。雖然我寫的故事不是歡樂的、愉快的,但悲哀的故事總是能指向一個發人深省的意義結果。」出生於1963年的申京淑說。

 《請照顧我媽媽》就是一個哀傷但又讓人溫暖的故事。書裡講述了一位來自農村、目不識丁的母親,為了六口之家操勞、奉獻了自己的大半生,卻在一次入城探兒女的途中與家人走失,全家四處尋找仍無音訊。小說由家中的每位成員的各自回憶組成,他們在尋母/尋妻(從父親的角度)的過程中,逐漸回望和認識了母親/妻子,日常生活的瑣屑小事再次被憶起。因為發現自己對母親/妻子的忽略和理所應當的要求,各自陷入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責中。

 但在小說最後,對於母親的生死去向,作家仍然保留了空間,「我想留下餘地,母親只是失蹤了,還有找到的希望。我們的母親猶如空殼,站在你我的身後。她們為我們做出的犧牲難以計算。我只想努力還原母親為我們付出的愛、激情和犧牲。如果母親們曾被埋沒的人生,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社會意義,把她們的歲月記錄下來,是我當作家的樸素心願。」在小說中譯本的後序中,申京淑這樣寫道。

尋找母親,尋找自我

 該小說曾於2008年首次在韓國出版,隨即便創下韓國史上突破百萬冊銷售最快的紀錄。2011年,《請照顧我媽媽》英譯版在美國面市,迅速獲得《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好評,「這部小說的結構精巧而多元,用不同的視角,敏銳地挖掘出一個韓國普通家庭的內部深厚的世界。」本屆評委主席Razia Iqbal對本報記者說,「小說雖然在形式上體現了多層次的複雜性,但一點也不影響它對人心的撞擊效果。每個人都有母親,申京淑的書點燃了我們的情感。」

 有評論認為,《請照顧我媽媽》有著作家的半自傳色彩。和書中的大女兒一樣,申京淑出生在一個農民之家,母親也是一位不識字的文盲。因為家境貧寒,16歲的她被迫中斷高中教育,去首爾的一間電子設備廠做工人,晚上則參加補習學校,直至她最終進入首爾藝術學院創意寫作專業深造。在發表《請照顧我媽媽》之前,她已經獲得多個國內文學大獎。作為韓國當代作家,她的寫作風格總是充滿古典的詩意,並且擅長挖掘和建構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風格,被認為是對佔據韓國小說一直以來的社會主義寫實傳統的突破。

 「形成我小說風格的,是來自對生活的美的追求,這也是《請照顧我媽媽》裡面所體現的。儘管讀起來會覺得悲哀,但讓人悲哀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悲傷要傳遞的美。」申京淑對記者說。至於對此次獲獎小說創作的動力,她提到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對人心的改變,是她特別在意的,「其實我們在面對現代化帶來的改變時,也不知不覺失去了很多東西。在展開對母親的尋找旅程中,就是一個對我們失落的精神的尋找。尋找母親,也可以說是反照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

 《請照顧我媽媽》,內地又譯作《尋找母親》,中譯本最早已於2010年引入。相對於韓國文學,韓國的「韓流」通俗文化如電影、電視劇、流行音樂等,更廣為華文世界所知。小說的獲獎,也讓大家有機會了解和接觸韓國文學不同的魅力。正如主席評委Razia Iqbal所再次強調的小說的意義,「小說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和他人分享。閱讀改變了我的生活,而小說也通過我們與別人討論、交流的過程再次重整我們的世界。我們能做的,是給那些好的作家以時間,靜靜等候。」

相關新聞
來自韓國的「母愛聖經」 (2012-03-21) (圖)
跟著文學節看小說 (2012-03-21)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er《紐約客》 19/03 (2012-03-21)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衛報》 15/03 (2012-03-21)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 14/03 (2012-03-21) (圖)
要刊書事:The Paris Review《巴黎評論》 18/03 (2012-03-21) (圖)
新井一二三 絕不僅僅是「中國通」 (2012-03-19) (圖)
書評:金融危機與底層階級的心聲 (2012-03-19) (圖)
書介:紫禁城的黃昏 (2012-03-19) (圖)
書介:達文西說:無人將化為虛無──蕩漾在盧瓦赫河畔的故事 (2012-03-19) (圖)
書介:放學後再推理 (2012-03-19) (圖)
書介: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 (2012-03-19) (圖)
書介:帝國最後的榮耀 (2012-03-19) (圖)
徵稿啟事 (2012-03-19)
立法會童書 樹立公民意識 (2012-03-14) (圖)
N城記:上海/北京:人在旅途 (2012-03-14)
電子閱讀:電子書與紙本書大比併 (2012-03-14)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er 《紐約客》12/03 (2012-03-14) (圖)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03/03-09/03 (2012-03-14)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 《衛報》08/03 (2012-03-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