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預計,習慣網絡的新生代對於傳統書的情結也將會逐漸減弱,這對實體書店的打擊也將更致命。羅志強感歎,如果說民營書店能夠生存下來,也是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文化的空間,這不能光光從一個商業的角度去看。「其實做書店的,如果沒有文化的理想,沒有文化的使命感,是做不下來的」。他甚至呼籲,在民營實體書店如此艱難的時刻,國家應有所政策給予扶持。
稅務有別 國營民企兩重天
業界人士表示,國外以及港澳台的圖書價格遠比內地價格高,如單純對比價格,實體書店一定會從網絡戰中敗下陣來;但作為一種城市文化符號,它又擁有遠比商業利益更重要的人文價值。它提倡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形式,到實體書店不光是買書,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同的體驗。
這個過程中,除了書店本身要辦出特色之外,還需要國家對這樣的文化產業給予稅收、租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扶持。內地民營書店不能涉足教材發行,不能享受國有書店增值稅先徵後返政策,也無法享受公共財政的支持。內地新華書店不僅在土地產權和租金確佔盡優勢,還可享受縣級及縣級以下書店免收增值稅的優惠。如作為國家文化改制試點單位,另免徵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及房產稅六大稅種。
而目前,內地民營書店每年需繳納13%的增值稅,若再加上城建費、教育附加費、防洪費等接近15%。如果書店若盈利,還需繳納25%的所得稅。而在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家,都對書店實行零稅率政策,法國、德國、美國等稅率不超過7%。另外,日本的書店享有政府相關優惠政策外,在房租方面即使是在城市中心區地段,也會給實體書店特別優惠政策,以及稅收的一些減免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