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爭取客流,民營實體書店大多選擇中心區,但租金成本高。
實體書店必須面對的是,電子書將成為未來出版市場的主流,閱讀電子書會成為人們的習慣,趨勢已不可逆轉。但也不意味著實體書店沒有生存空間,書店應向閱讀的體驗中心轉型。人們去書店,不是純粹買書,而是去交流思想、情感,同時去體驗這種文化的,而這是網絡所不能給予的。不過模式也不是唯一的,還要繼續探索。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圖書分析師龐敏麗認為,網上書店雖會蠶食更多傳統書店的市場份額,但傳統書店若尋找到發展的創新點,必然也會獲得新生存空間。
可與網絡相輔相成
她又指,目前網購圖書的主要購買人群為大學生和白領等,主要購買為暢銷書、心理類、時尚類等書籍。但有些技術類書籍還是需要去書店翻閱,才知道是否適合閱讀。「需要專業書籍的人士,一般不喜歡在網上買書,喜歡翻閱後再決定購買」。由此,實體書店可以辦成書籍展示廳、書吧等形式,把銷售放在網絡上,讓實體書店成為閱讀的好去處。
「網絡書店主要出售暢銷書,實體店若賣人文、學術等專業類書籍,走『專而全』的特色路線,也會有相當的空間。」龐敏麗如是說。記者也了解到,目前大多民營實體書店也在走這條路,包括廣州的學而優、唐寧、聯合、方所等書店,專業書籍都是主打。而特色也成為實體書店的競爭優勢,廣州聯合書店和廣州方所有港台版圖書資源,而港版、台版書籍就成為其吸引顧客的一個資源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