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制將會「3改4」,招生時相繼引入面試,學生表現將對取錄結果有大影響。東華學院護理課程亦不例外,同事近日馬不停蹄地進行面試。有家長問:「為甚麼唸護理學也要面試?兒子生物、化學成績好,不就夠了嗎?」我告訴家長:「成績固然重要,但學校更看重的,是學生反應及待人接物態度。」
倘不善溝通 受不了煎熬
很多人都忘記了,護士除了屬「醫療專業」外,也是「服務業」。照顧病人不單是打針這般輕鬆,擦澡、換尿片這些厭惡工作已不在話下;偶爾病人不吃飯、鬧脾氣,也要護士哄,還要處理不同專業及部門同事協調合作。若一位護士不善與人溝通,也沒有良好的情緒智商,肯定受不了工作帶來的煎熬。
送餐遭大罵 考解難能力
當年筆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修讀護理課程,三年級時被派往醫院實習2個月。某日我負責向病人分發午餐,當把午餐遞給一位外籍老翁時,他臉色一沉,指著我破口大罵!我當時不知就裡,眼看那盤午餐沒有任何異樣,完全不知道甚麼出了錯,也聽不懂老翁的方言,但我感受到其他病人的目光,也看到老伯眼中的憤怒。那時候我腦袋一片空白,眼淚不禁流下來。
一名資深護士跑過來,找來懂老翁方言的護士為我解圍。她告訴我原來餐點出了問題,老伯事先說明因為宗教信仰不能吃某種食物,但不知哪位同事忘了記錄下來,結果午餐令老伯大動肝火。當時我感到很委屈,但其實是因經驗不足,未明白遇上問題應首先尋求解決方法,而不是呆在原地哭。
護士不是聖人,但人們總期待護士的溫柔和包容,所以我們會要求學生有隨機應變及抗壓能力。因為病人身體不適,心情及脾氣也會變差。即將接受面試的你,又是否明白需要在考官面前表現甚麼?
東華學院護理及健康科學學系署理系主任 陳靜涵博士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