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育局公布第二屆「準英語教師獎學金」得獎名單,今年中大有23名學生獲獎,蟬聯「最多學生獲獎院校」桂冠。左起:陳煥婷、秦家慧及Srushti。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景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每個好教師大概都有能助學生好好學習的「必殺技」。於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學生Srushti Viresh PATEL,雖然剛開始接受教師培訓,但這位準英師已曾有過執教鞭的難忘經驗。去年暑假,她曾於教學中心擔任助教,但卻發現班中水平較低的小學生一直被忽略。面對「包尾」學生,她除了主動貼身照顧外,又裝作不懂以中文溝通,「逼」學生多用英文,結果學生短時間內即有明顯進步。她的出色表現獲教育局「準英語教師獎學金」表揚,並成為中文大學「英語研究及英語教育雙學位」課程高材生。
本學年「準英語教師獎學金」,中大共有23名學生獲獎,較去年增加3人。校方昨日安排多名得獎者分享教學初體驗,Srushti為其中之一。她自小熱愛英國文學,獲中學英文老師鼓勵,早已立志成為英語教師。
學生遭忽略 燃起心中火
她去年暑假於教學中心執教鞭,於小學生班級任助教的Srushti見到老師多只看重表現好的學生,「但對班中排第尾的,卻連一句鼓勵話都沒說」。而該被忽略的學生上課表現似乎每況愈下,陷入惡性循環,更讓她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燃起其心中的「火」,決定對該學生貼身照顧,常常讚賞他們,又用上大量肢體動作幫助解釋。
Srushti又表示,初上課時已經常聽到學生大呼「不明白」,但為了讓他們多聽多講英文,原本粵語頗流利的Srushti刻意「扮無知」,裝作聽不明白中文,只於教學中悄悄融入更多說明。她笑言過程並不容易,「需要一點工夫」。
畢業港任教 盼累積經驗
她認為上課時要常常展露笑容,向學生展示親切一面,以減低學生對英文和教師的恐懼感,「又要時刻保持敏感,留意學生需要,避免用艱深生字」。因為她的教學熱誠和技巧,在暑假短短教學時間內,該「包尾」學生英文已有明顯進步、興趣大增,最令她感滿足。她希望在中大好好裝備自己,畢業後先在香港的學校任教數年,累積經驗再返回印度,到貧困地區義教英語。
用心教學障生獲獎學金
同樣就讀中大「英語研究與教育雙學位」的陳煥婷,是獎學金另一位得主。她喜歡小孩,自小夢想成為教師,打算畢業後到小學任教英文。她笑言:「小時候我已對著公仔教書,又會幫他們改功課,其實是自己做完自己改」。她又指自己滿有耐性,曾為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學生補習,「一般教學法效果不大,所以特別花時間觀察。發現他(該學生)喜歡畫畫,於是利用圖像輔助,又教他畫『概念蜘蛛仔』(概念圖),結果(該學生)表現提升不少」。
「準英語教師獎學金」2010年成立,要求申請者高考英文科至少獲B級,每年可獲頒5萬元獎學金入讀英文師訓課程,畢業後於本地中小學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