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具備良好語言環境,要學習中文並不困難。這裡是個使用中文的地方,人們每天耳聽眼見的都是中文資訊,學習機會很多,基本上具備了學習語言的條件──「聽」、「說」、「讀」三者皆有。以中小學生為例,除了在學校上課學習中文外,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中文報章、雜誌、傳單、廣告、傳媒廣播、互聯網、手機短訊等等,無一不是學習材料。既然香港處處是學習中文機會,只要好好把握,學中文並非難事。
從溝通方面來說,最基本的不外乎「聽」、「說」、「讀」、「寫」四項。「聆聽」和「閱讀」與接收有關,是溝通基礎,除非先天有障礙,否則聆聽與閱讀能力都可於後天培養,加以提升發展。至於「說話」和「寫作」,則與語言和思想表達相關,由己方出發,屬主動溝通能力,也可說這是種「輸出」,把已有「認知」和「感受」表達出來。以「寫」為例,寫字就把將腦中字形記認資料描畫出來,倘若記錯的話,就會寫錯。寫句子是把腦中語言以詞字組合整理,如果處理不當,與語言表達規律違背,就會難以讓人理解,阻礙溝通。
先學習聽讀 再表達說寫
簡單一點來說,要有「輸出」,就先要有「輸入」。學習語言是先「吸取」、「接收」、「貯存」,然後把有需要的「提取」和「呈現」出來。「聽」和「讀」是學習語文常用方式,是吸取知識基本方法。「說」和「寫」也是學習語文常用方式,是傳情達意的重要能力。
「聽」、「說」、「讀」和「寫」最基本語言材料是「詞彙」。小孩學語言就是由積累詞語開始,通過與人接觸,學習表達和溝通。生活經常要與人溝通,談話是「聽」與「說」最普通訓練──你一言,我一語,通過對話互動起來。「閱讀」和「寫作」要求則較高,初學者詞匯不豐富,未必能應付。閱讀內容一般由句子組成,有別於與人對話,沒有身體語言輔助理解。
寫作最困難 關乎組織力
寫作最困難,關乎組織和整理能力,若要處理豐富而複雜的內容,須具有一定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副教授馬顯慈博士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