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學奎成功開發全港第一部「7T」磁力共振掃描器。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思諾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磁力共振成像(MRI)技術能透視生物及人體組織,廣泛應用於醫學診斷。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系教授、生物醫學成像實驗室主任吳學奎,成功為香港開發全港第一部「7T」磁力共振掃描器,並以老鼠進行「動態掃描」,影像解像度精細至20微米,清晰到連一個小細胞內代謝物的流動都可以看到。他的研發成果有助提高醫學界對各種疾病的認識及剖析相關對抗藥物的效用,並因此成為今年裘槎基金會的「優秀科研者獎」得主。
「我相信,一個人一生起碼需要照一次磁力共振。」此話是吳學奎對磁力共振技術的歸納,亦反映有關技術的普遍性。過去多年來,吳學奎及其團隊一直致力研究磁力共振成像,已成為相關領域上國際公認的先導者。
人體難承受 未臨床應用
現時一般在醫院、掃描中心普及使用的磁力共振掃描器強度為1.5T或3T(磁場強度單位Tesla,1T約為地球磁場3萬倍至5萬倍),但吳的團隊年前花約1,000萬元,成功建立香港首部「超強」的7T磁力共振掃描器,具備非常大電子訊號,其磁力共振成像的影像解像度極高,精細至20微米,較上一代6T掃描器的50微米精細1倍多。不過吳學奎亦指,因磁場強大人體不易承受,如只在機器內搖一搖頭,感覺已「比坐過山車更糟」,所以儀器未有用於臨床診斷。
追蹤幹細胞 解構柏金遜
吳學奎又稱,磁力共振成像除精細度高外,更可透過控制不同的參數及掃描方法,來獲取各種「動態圖像」如心臟跳動等,能反映細胞內的水分子及其他代謝物質的狀態。近日,研究團隊便正以此技術追蹤大腦內幹細胞每天增生新細胞的「去向」,透過「動態圖像」,發現新細胞的「路線圖」,並透過有關細胞的轉移過程,有助認識柏金遜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