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全國人大修法 劍指「雙國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內地「雙重國籍」現象愈演愈烈。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近年來,內地擁有「雙重國籍」的人士越來越多,這一違反《國籍法》的行為甚至成為「沒人管」的潛規則。「雙重國籍」監管問題已引發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注。常委金碩仁認為,國家應建立統一的出入境管理和中國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國國籍信息平台,實現有關管理部門信息共享,以此避免「雙重國籍」。

 昨日閉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並未將已二次審議的出入境管理法提請表決。這意味著出入境管理法將進行再度修改,在此後的常委會會議上進行三審。值得關注的是,「雙重國籍」這一被輿論熱議已久的問題,此番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關注。

缺乏監管 情況趨嚴重

 中國《國籍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定居在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然而,「雙重國籍」現象並未杜絕,甚至愈演愈烈。

 「改革開放以來,有較大數量的留學人員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國外的中國人,在取得外國國籍後,並不報告,擁有的中國居民身份證還保留著,戶口也沒有註銷」,全國人大常委會陳宜瑜委員表示,上述人員從國籍來說已算外國人,但他們當中部分人不僅繼續使用中國居民身份證,甚至還更換了二代身份證。

  對於「雙重國籍」問題,輿論界正反方均存在。支持方認為,中國人才流失的形勢十分嚴峻,應支持「雙重國籍」,以吸引在海外的優秀人才「回流」。而反對方則強調,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有其歷史原因,1955年之前中國「默認」「雙重國籍」。但此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爆發大規模「排華潮」,懷疑中國向其「輸出革命」。此後,中國法律則明令禁止「雙重國籍」。

嚴肅護法 防貪官外逃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常委葉建農在此前全國「兩會」上提出,「雙重國籍」問題要麼使之合法化,要麼就要認真監管,依法嚴格「堵死」這種現象,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媒體引述有關官方表態稱,國籍法修改涉及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話題,短期內的國籍政策不可能放開。

 同時,部分輿論亦擔心,若承認「雙重國籍」,將拉大國人的不平等感,令少數「雙重國籍」的精英脫離普通民眾。此外,亦會為官員外逃等問題提供便利。

 正在審議中的出入境管理法,則明顯開始加大對「雙重國籍」的監管力度。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柏林表示,目前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由公安、外交等各部門分別建立,但從發展趨勢看,應當由國家建立統一的出入境管理信息平台,以有利於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委員們認為,通過技術平台的建立,將有助於「雙重國籍」的監管問題。

相關新聞
蓋特納:願開放高科技輸華 (圖)
李克強晤俄總統總理推進合作 (圖)
專家解讀:普京下月就任 料更加強化與華關係 (圖)
就黃岩島主權 中方斥菲出爾反爾
菲執意在爭議水域油氣田招標
日在野黨擬訂法案 圖謀強徵釣魚島
車業巨頭逐鹿中國 豪華SUV成主戰場 (圖)
豪車美女 車展搶鏡 (圖)
新能源車技術大突破 市場待培育 (圖)
北京車展全球或亞洲首發豪車(不計超豪華SUV)
汽車大亨雲集 雷諾東風正式合資 (圖)
北京車展新紀錄
安全校車閃亮登場 (圖)
反思福島事故 中國強化應急部署 (圖)
中國核應急體系 三級聯動 (圖)
唇齒相依 港人無須「恐核」 (圖)
核應急預案 新版通過初審 (圖)
全國人大修法 劍指「雙國籍」 (圖)
中俄海上軍演有望常規化 (圖)
國人遊日震區 7月起多次簽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