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子每天都在過,百姓的生活不知不覺間就已在歲月中發生了他們自己都未曾想見的變化。《過日子》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味道十足的展覽,前路透社北京代表處首席攝影記者王身敦(Andrew S.T.Wong)以新聞攝影為職業二十多年,由於主要工作重點在中華地區,因而他對北京、對中國內地的觀察,在鏡頭中早已持續多年。2008年淡出新聞圈後,他並未停止對他生活環境的繼續記錄——只不過變得更真實、隨意、質樸、有趣。他護照上的身份是英籍華人,但其實是香港人,又從上世紀末,便長期居住在內地,見證百姓的生活起居。而當不再為工作而執起相機時,他的照片,更回歸生活本身,在「過日子」中,捕捉到內地那些微妙而真實的變化。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片由光影作坊提供
淡出新聞工作,是想爭取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在放鬆的狀態下享受生活、接送孩子放學等細節觸發了拍生活中尋常日子的靈感。不需顧及任何商業、市場因素,而是記錄最純粹的生活,帶著這樣的心態去探索人們在如何「過日子」,對王身敦而言,更是親身經歷中國改革開放後真實處境的一種方式。他說:「從前在教科書上看到中國20世紀初的改革,很失敗,但如今已是21世紀初,內地的改革也正如火如荼。」
見證一個時代的改變,是令人心思神往的大前提。他想要親身記錄下改革對內地平民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自身在英國與中國內地兩種制度背景下生活的經歷,是王身敦身為攝影創作者的幸運之處。也許兩種生活中的人們彼此有誤解,不夠了解對方,「始終西方並不真的那麼了解中國,就像中國也沒那麼了解西方。」他的英美朋友們一來到內地就感到現實與想像完全不同,這不禁激發他深入思考下去,人們以往所認為的中西相互了解,是真的「了解」嗎?而誤讀又和新聞媒體在其中發生的作用有無關係。傳統媒體大多是以揭示出負面信息以收穫巨大的新聞價值,那麼在21世紀,互聯網這樣發達、世界變為平面的時代,他想自己沒有理由不來到內地,做個第一手的見證者。
用個人目光,凝視平淡生活
王身敦很喜歡看19世紀末到民國初期時,那些洋人在中國拍下的照片,因為其中的視角,不是新聞式的刻板記錄,也沒有功利市場等因素的考慮,而是讓人看到平民百姓的喜怒哀樂,因而他也想用這樣的個人目光,去凝視與記錄平淡生活。「其中很多的拍攝場景,都是我自己過日子所看到的生活、接送孩子放學、出門買菜途中見到有趣的,便拍下來。」攝影對於他來說,已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為未來的人們,記錄現在當下。
2009年之後,他的足跡遍佈北京、南京、蘇州、杭州、揚州等地,並不急於環遊中國,他想做的是細心咀嚼,而未來幾年,也會持續進行這樣的攝影記錄。他想讓西方人看到一個和新聞呈現中不同的真實中國,有血有肉,平和自若,而非媒體有時獵奇到的那些負面印象。改革開放已過去這麼多年,那麼在王身敦看來,難道中國與西方仍舊了解得不足?他笑道當然,這道相互理解的鴻溝仍在。「因為意識形態不同,人們對彼此生活的認知完全不在同情況中。」而縱使他已長居北京10年,都未敢說自己真的了解北京。「西方對中國的了解始終像瞎子摸象,摸到的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卻誤以為那就是全部。」
整組展覽作品中,最有趣的正是那幅獨特的主題作品——曠野中孤零零的一張沙發,絕非擺拍,而是王身敦無意中在家附近發現的,背景就位於飛機場與市中心中間,後邊是綿長的火車軌,他一見到這張沙發就為它本身所可能承載的歷史而吸引,會有多少代人曾經坐過它,而它當下被棄置的地理位置,又恰恰透過城市化進程,微妙表現出了北京的變化、進而讓人體味到中國所面臨的變化。
去了這麼多內地高速發展中的城市,他獨愛揚州,那座出乎意料乾淨舒服的城市,樓房最高只有6層,路寬車少人也少,相對比蘇杭等大城市安逸平和許多,可能從城市發展上是相對慢了些,但這種小康狀態卻讓他著迷。「市民都很守規矩,空氣清新,就像是歐洲的某個小城市。」場景跳躍得幾乎令人有些難以詳列,車窗可以微微搖下,看到城中不高但卻讓人舒心的建築、廣告招牌的乾淨利落。如果這裡的經濟發展略微平緩,那麼王身敦反而認為這是因禍得福。「揚州就像其他城市可以用來參考對比的借鏡。」從這座城市的好,反而可以看到其他地區在城市化進程中種種擾攘自身、難以令生活平衡的問題。
而這恰恰是他來到內地,用鏡頭凝視生活的最大意義所在。無意間捕捉到的那些視覺衝擊、那些可以深入讀解的隱喻,或可令世人更了解中國,也讓國人更了解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