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展覽正廳的牆上,一群濃墨重彩的人物形象令許多人駐足凝視。蒼茫的雪山,遼闊的藍天,一張張飽經滄桑的面孔呈現了新時代西藏農民的典型形象。近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知名畫家馮遠的首次個人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新華社記者 閔捷、齊鵬
40年前,20歲的馮遠初出茅廬,創作的《春耕組畫》刊登在《黑龍江日報》上;如今,當年插隊北大荒的上海知青,已經成為中國畫壇極具影響力的畫家。馮遠的作品《秦隸築城圖》、《星火》、《屈賦辭意》等先後入選歷屆全國美展,獲金、銀、銅和優秀獎項二十餘次。他的「歷史人物系列」、「農民工系列」、「都市人系列」、「虛擬都市病症組畫」等數百幅人物畫作品,繪就百態人生。
知青8年 「底層情結」影響一生
憶起當年在北大荒的炕頭上藉著煤油燈昏暗的光線,憑著自己的想像畫連環畫《智取威虎山》自娛自樂,馮遠的目光投向遠方。
16歲就被譽為「小畫家」的馮遠,在繪畫上早早就顯露天賦,雖然身處天寒地凍、生存條件惡劣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但馮遠一直在如飢似渴地自學繪畫。他畫的電影海報深得當地農民的喜愛。然而,由於「文革」期間家庭出身的問題,他兩次錯過了上大學的機會。一次,當心情沮喪的他回到住處時,意外地發現窗台上放著一個雞蛋,不善表達的農民大叔過來摸摸他的頭,說:「別灰心,還有機會。」多少年過去了,那份感動至今還藏在他的記憶深處。
知青8年的生活經歷,讓他對農民、工人、貧困兒童等生活在下層的普通人的悲歡離合感同身受。日後,在創作「農民工題材」的作品—《我們》、「農村失學兒童題材」的作品—《我要上學》時,馮遠常常聯想起那段經歷,因為他們心中的渴望是如此接近。
就在他以為今生再無緣步入高等院校的殿堂時,機會之門意外洞開。1978年,26歲的馮遠偶然遇到了當時在浙江美術學院任教的著名畫家方增先,這位「伯樂」仔細看了馮遠的畫,深為這位年輕人的造型能力所打動。不久,他被浙江美術學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
深厚學養 孕育《世紀智者》
在與馮遠的交談中,他多次提到「學養」一詞。著名藝評家郎紹君認為,馮遠的作品有哲理、有文采、有開拓。他以多元、個性的風格開創了人物畫的新畫風。
從1978年入讀浙江美院師從方增先教授開始,自認「缺課太多」的馮遠,開始了「惡補式」的校園生活。到1980年畢業時,他的畢業作品《秦隸築城圖》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並獲得二等獎。
1999年,馮遠被調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任司長,從此開始了藝術探索的新階段,「我構思了很長時間,回顧一個世紀以來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智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我選擇了這100年間,影響世界發展的思想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藝術家等作為表現對象。」
馮遠將選定的百位各界精英列了一個名單,然後到圖書館查找圖像資料,為每一位人物設計小草圖。他用浮雕的手法,將這些蘊含智慧的頭像聚在一個弧形地球上,馬克思、魯迅、康有為、居里夫人、愛因斯坦、李政道、齊白石等中外智者匯聚一堂。七易其稿之後,一幅鴻篇巨製的「世紀智者」群像躍然紙上。就在這一年,馮遠的人物畫《世紀智者》亮相全國第九屆美展,在美術界和觀眾群中引起很大反響。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認為,馮遠的《世紀智者》內涵豐富,人物傳神,構成獨特,打破了傳統人物畫的範式。後該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又先後赴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地多次展出,並被選作日本教科書的封面。
「藝術家趕上了好時代」
馮遠在畫展前言中說:「一個具有獨立精神、理想追求和擔當意識的藝術家,在他的作品中理應體現民族性、藝術性、思想性和時代性。」
2003年,馮遠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05年,他擔任中國文聯副主席。近年來,他著力促成了三件事:參與推動「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實施完成;啟動「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設立了中國畫雙年展。
近幾年,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等藝術大師的作品逐步攀升,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復興?馮遠認為,一個國家如果落後,文化也得不到尊重。只有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提升了,世界才會開始樂於了解你。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經典文化在世界上將會有一個播散期,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影響,西方買家重新認識中國藝術品的價值。
談及對當前藝術市場的看法,馮遠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收藏家開始重視藝術品,老百姓也有閒錢收藏藝術作品,這為藝術家提供了好時機,當今藝術家趕上了好時代。
至於目前藝術市場在利益驅動下的種種亂象,馮遠指出,有些藝術家追逐名利,粗製濫造,甚至搞流水線作業。而真正的藝術家應有理想,有擔當,創作有價值的作品引領藝術市場。同時,對於上述現象,政府應加強監管,收藏界應誠信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