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本港服務業近年一直開拓內地商機,但有議員反映業界意見指,雖然CEPA已降低入內地門檻,但港商仍要面對「三座大山」──包括繁複的開業審批程序、資訊流通障礙,稅務負擔重和資格認證難。經濟動力議員梁君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質詢,希望政府可「先行先試」,為粵港兩地跨境工作居民設立邊境通勤人士特別稅務條款,並考慮向中央及廣東省政府爭取在前海、橫琴和南沙三地以「先行先試」方式推行多項協助港商措施。
籲統一徵稅 特發通行證
梁君彥又關注當局會否考慮與內地有關部門研究對經常往來前海、橫琴及南沙公幹港商統一徵稅,期望標準稅率與香港薪俸稅相若,並為他們簽發特別通行證,簡化內地及本港兩地出入境程序等。
蘇錦樑:政府續向內地反映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指,就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方面,據兩地政府共識,前海由深圳市政府主導和開發管理,政府會繼續為有關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探討和制訂提供意見。而南沙及橫琴兩地,蘇錦樑重申,政府會積極與兩地政府加緊合作及溝通,三地發展同時亦是特區政府駐粵辦重點工作之一。
兩地稅務安排再次成為不少功能界別議員關注的問題,表示多年來向當局反映稅務安排窒礙港商的工業界林大輝,指蘇錦樑用「拉布」方式回應,感到極不滿。資訊科技界譚偉豪反映指,專業人士抱怨內地稅收高,可否運用如退稅等行政方法解決。
蘇錦樑回應時指,自己的回答絕非「拉布」,強調就稅務上安排,香港以地域來源原則徵稅,納稅人收取源自內地收入,毋須在香港課稅。
他認為如引入邊境通勤人士特別稅務條款,會導致相關人士香港受僱入息出現雙重不徵稅情況。當局與國家稅務總局均認為,現階段不宜就邊境通勤人士引入特別稅務條款。
蘇錦樑又指,近年內地當局相繼推出簡化審批程序政策措施,政府會繼續留意內地經貿政策,亦與內地有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反映業界對政策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