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債務危機演變成政治危機,前總理帕潘德里歐形容希臘是緊縮政策的「白老鼠」,如今白老鼠忍無可忍,隨時反轉整座「歐洲實驗室」。要挽救歐元區乃至歐盟,還賴德國動用龐大財政資源,與財困國共患難,而這可能需要歐洲推動深層次改革,成為更緊密政治聯盟。
在歐洲,財政/貨幣聯盟的壽命一般不超過30至40年。以德國為例,近百年來使用過帝國馬克、德國馬克和歐元。從前兩者的命運可見,一種歐洲貨幣平均壽命有限,除非它由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發行,經過時間洗禮,就如從中世紀開始沿用至今的英鎊。
歐洲若要實現政治融合,可向美國聯邦制看齊,融合成「歐洲超級國」。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昨日就呼籲成立政治聯盟,選出直選總統及採取更緊密財政政策,以克服歐債危機,但他拒絕歐洲成為超級國。若不欲在政治融合下功夫,只想維持現有財政聯盟,縮減規模恐怕是唯一出路。
其實,歐元區誕生根本出於政治考慮,試圖藉團結歐洲,減弱東西德統一後的影響力,並把德國興衰與鄰國捆綁在一起。吊詭的是,這正好為德國提供了平台,發揮其強國影響力。然而要德民解囊幫助一眾「窮兄弟」,實在勉為其難。歐元區成立之初已埋下「自爆」禍根,政治融合或許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李鍾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