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乾隆像》。(下圖)錢納利自畫像
1757年,清政府決定只開放廣州一地為通商口岸,於是廣州黃埔掛號口成為中外貿易的必經之地,一時商船雲集,往來熙攘。此期間,停泊在黃埔港的商船較為著名的有瑞典的「哥德堡」號,美國的「中國皇后號」。《廣州黃埔海景》描繪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年的黃埔古港景色。畫中央的紅色建築為粵海關的黃埔掛號口。右側是各國商館,飄揚著各國旗幟,遠處海面上駛來各國大型商船。行駛在近處海面上的是中國式帆船,洋人稱為「junk」,指其非常簡陋。整幅作品筆觸細緻,用色淡雅,空間的處理和遠景的描繪融入了中國畫的表現手法,生動再現了黃埔港當年的景色。
錢氏自畫像系列作品之一,與收藏在美國皮博迪(Peabody)博物館的那幅自畫像完全一樣,只是這一幅背景處多了紅色帷幕,且色調更為暗沉。錢納利在中國的自畫像多傾向於一種樣式:尺寸較小,且較多採用3/4側,畫面背景很暗。他在筆記中這樣描述:「除了畫老人時用高亮的背景,一般情況下,我用暗色調的背景來增加畫面的氣氛,突出人物表情。」他一生留下的自畫像作品較多,包括素描在內約十幾幅,記錄了他一生不同時期的生活狀態。這幅應該是他到達澳門後的作品,1840年,錢納利已六十有餘,興許是感嘆年華的流逝,他用畫筆追憶自己年輕時的模樣。畫中的青年錢納利目光炯炯,神態從容,筆觸的變化自然而有活力,足見其嫻熟的造型能力。這位英國皇家學院的優資生,如果留在本土,應該會成為像托馬斯.勞倫斯、喬治.羅慕尼這樣的人物,但他卻因家庭的原因漂泊異鄉,開啟了別樣的藝術生涯。從他的自畫像中我們似乎可以關照大師心靈一隅:潛心於藝,孤傲不羈。
清代外銷畫中,還有一類常見的題材,就是描繪茶葉、瓷器、絲綢這些主要商貿產品的製作工藝。對外國客商來說,這些商品不僅意味著貿易利潤,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所以這類題材很受外國人的喜歡,買幾幅帶回家鄉,作為中國之旅的留念,有點類似於旅遊紀念品。因此,這類題材常常以成本較低的通草水彩為主,油畫比較少見。這幅描繪製茶的油畫被歸於史貝霖的名下,史貝霖的描繪風景的手法我們只能從他的肖像畫背景中推斷,在他早期的玻璃油畫作品中,風景的描繪非常稚拙,後期成熟的肖像油畫中又很少有風景的描繪。而這位畫家對風景的描繪相對嫻熟,風景的布置、空間的展示、人物的安排,都非常和諧,山石和樹木的表現帶有中國畫元素。色彩以棕紅和灰藍為主,這是19世紀中期外銷畫中常見的色彩安排,而且這幅畫的總體構圖和新呱作於19世紀中期的通草水彩《茶貿冊頁》非常相似,新呱同時也是一位油畫家。如果這幅畫確實是史貝霖的作品,那新呱的作品就是對他的繼承。 ■文: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