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書名﹕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
作者﹕艾瑪.拉金
譯者﹕黃煜文
出版﹕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奧威爾在1945年發表《動物農莊》,恰好二戰在該年結束,而他發表《一九八四》的年份(1948年),卻正值蘇聯逐步控制東歐各國,鐵幕漸漸成形。雖然他的政治寓言和反烏托邦小說針對當時的局勢,然而即使在今日,我們依然發現歷史重複著某些情節……等到奧威爾在1950年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情況正在惡化,那時候他住在療養院,不理醫生們的勸告,執意要寫中篇小說《一個吸煙室的故事》。這部作品最後只留下了大綱,奧威爾將小說情景設定於英殖時代的緬甸。
緬甸是一個因為極權統治而顯得神秘的國度,然而對出生於印度、娘家住在緬甸城市毛淡棉的奧威爾來說,這裡有獨特的意義。終其一生,奧威爾甚少提及他的緬甸經歷,彷彿緬甸成為他刻意遮掩的記憶。實情是,他從伊頓公學畢業後,曾到緬甸擔任殖民地的警察,首先待在仰光,後曾被派到前朝舊都曼德勒附近、有著蘇格蘭風景的山城眉苗,又曾派往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去巡航和追捕走私者和罪犯的船,那裡附近有關押緬甸政治犯的因盛監獄,奧威爾還去過北部城鎮卡薩,據說這項任命多少因為他在〈射象〉裡描述的殺象事件,所以可算是貶謫。在緬甸遺世獨立的英國人社群中,奧威爾無論在英國人抑或在緬甸人中間都顯得格格不入,當時父親在俱樂部任職的同僚比頓,就指出奧威爾的社交能力很差。
本書作者熟讀奧威爾作品和幾本奧威爾的傳記,她身為美國人,卻生長於亞洲,而且說得一口流利的緬甸語,她親身前往緬甸,在那裡住了二十年,後來尋訪奧威爾的記憶片段,希望印證奧威爾在小說《緬甸歲月》所呈現或在其他作品中(如《向加泰隆尼亞致敬》)偶爾出現的緬甸情景。如果文學作品呈現的角色和場景總該與現實經歷有聯繫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在奧威爾的作品中尋找蛛絲馬跡。比如《緬甸歲月》主角弗洛里那張萎靡的臉孔就是奧威爾的臉孔,他在緬甸也像其他英國男人般包養情婦,而且也像弗洛里般對緬甸籍的僕役呼驢喝雉。奧威爾活在白種人自詡為主人的年代,必定和其他英國人一樣,然而這位將來的作家卻在這片種族矛盾升溫的殖民地上暗暗地反省帝國主義加諸人身上的奴役,奧威爾日後的文學主題,即來自對這種人奴役人的制度作出挑戰的勇氣。
所以奧威爾的傳記作者D. J. 泰勒認為,奧威爾並不反對共產主義,而是反對極權主義,湊巧的是,這片令他感受至深的殖民國度,日後卻成為亞洲最封閉、最極權的國家之一。正如本書作者所說,自從奈溫奪權以來,軍政府的統治階級,像《動物農莊》裡的豬一樣佔住了舊時主人(殖民地政府)的農莊,自己舒服地生活在人類的房間,卻勞役外面的動物不斷生產,並且以惡犬來統治牠們。難得的是,本書記述緬甸知識分子怎樣引用奧威爾的文學作品,作為政治的隱喻,這更能把奧威爾的文學價值連繫到極權社會的政治現實中。政治隱喻一向是極權社會(尤其是那裡的知識分子)所流行的文化詞彙,而緬甸知識分子甚至可以在《一九八四》主角溫斯頓.史密斯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奧布賴恩這位喬裝地組織領袖的特務就像緬甸無處不在的告密者。
緬甸軍政府已發展出一套完善的告密制度,在軍情局的有效管理下,人人都是告密者。這裡的傳媒和出版業也被嚴密監控,任何文學作品只要是涉及半句抱怨或批判的話,作者和編輯都會被抓去坐牢。人民的集會被牢牢地控制,公開傳達訊息的可能性近乎零。可是在這種高壓的制度下,僧侶和大學生仍在1988年及以後,發動多次大規模遊行,雖然這些活動最終被軍政府鎮壓下去。近幾年來,緬甸的政治狀況似乎有所轉變,昂山素姬被獲准參加選舉,然而軍政府領導人物一日不肯放下權力,緬甸依然是專制的國家。從奧威爾的隱喻,到緬甸的歷史和佛教傳統,作者為讀者展示今日緬甸極權統治的源頭;但也描寫緬甸人在極權統治下的幽默和生活勇氣,讓讀者走入這個最封閉的世界。 ■文:彭礪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