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品藏.微筆記:郎世寧的尷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圓明園十二獸首之 豬首,2003年全國政協委員何鴻燊以6000多萬港幣出資購回國。

 隨著今年的春拍徐徐謝幕,各拍賣機構陸續收槌,但槌下的餘音依舊裊裊。這些年的拍賣市場,海外文物頻頻閃現,一齣齣文物回流好戲,似乎總能點燃行家里手和諸多看官的內心激情。

 起始於2000年的圓明園十二獸首的驚心回收路程,如今還歷歷在目,如果說十二獸首價格的一路飛飆,是嗅覺敏銳的市場利用了文物背後所牽動的民族情感,那麼以3990萬港幣出嫁的《純惠貴妃半身像》,確實多少都會使部分人心感落寞。

 查閱相關文獻,發現郎世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可以說是被中外美術史拋棄了。這個經常出現在清宮劇裡,說著蹩腳中文的意大利人27歲就到了中國,最後病逝在中國。所以歐洲繪畫史一定不會提到他,而中國早期的繪畫史因為門戶之見,總覺得他是外國人,也幾乎不寫他。這個200多年前的意大利「張騫」,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就這樣缺少了理論參照。

 《純惠貴妃半身像》可以說是中國油畫的啟蒙畫,不過,相比十二獸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這樣的文物,這幅唯一在民間能找到的郎世寧油畫作品,它似乎確實少了點「民族氣節」。

 2010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它正好是中國圓明園150周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 110周年;9月,這幅《純惠貴妃半身像》現身翰海秋拍,拍賣預展上,當時一些台灣專家都用手撫摸這張畫,為甚麼要撫摸呢?因為當時郎世寧用了幾層「窗戶紙」就畫出了油畫的質感,在技術層面上講,他改變了中國油畫繪畫的歷史;同在這一年,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張曉剛的油畫已經賣到了5000多萬元人民幣。

 追根溯源,我們還是要感謝郎世寧對中國油畫教育的啟蒙。

 無論如何,最近幾年火熱的拍賣市場上,海外文物顛沛流離的命運正在不動聲色地上演著,而從《純惠貴妃半身像》上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是這齣百年大戲的浮光掠影。 ■文:夢薇

相關新聞
郎世寧的油畫 弗雷家族的收藏 (2012-06-11) (圖)
《乾隆大閱第三圖 閱陣》 (2012-06-11) (圖)
《法軍司令弗雷在景山壽皇殿》 (2012-06-11) (圖)
《仙萼長春冊 櫻桃圖》 (2012-06-11) (圖)
《嵩獻英芝圖》 (2012-06-11) (圖)
品藏.微筆記:郎世寧的尷尬 (2012-06-11) (圖)
少數民族古籍傳承青黃不接 「救人救書」刻不容緩 (2012-06-07) (圖)
少數民族古籍分類 (2012-06-07) (圖)
少數民族古籍的年代界定 (2012-06-07) (圖)
壯族古籍《坡芽歌書》 (2012-06-07) (圖)
藏傳佛教古籍《甘珠爾》 (2012-06-07) (圖)
羊皮檔案 (2012-06-07) (圖)
嗟傷金蓮最後的小腳女子 (2012-06-04) (圖)
以升考足:孟凡珍 (2012-06-04)
自願纏足:韓金英 (2012-06-04)
一生搖晃:林珍妹 (2012-06-04)
以膝代足:彭秀英 (2012-06-04)
不願纏腳:于桂蘭 (2012-06-04) (圖)
苦中作樂:王桂芬 小腳舞動人生 (2012-06-04) (圖)
劉寶蘭 不知道丈夫姓名 (2012-06-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