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開行2007年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讓本港市民認識其他人民幣投資機會。資料圖片
本港人民幣業務於2004年啟動,由個人人民幣業務先動,開始接受人民幣存款、兌換及匯款,普羅港人漸漸儲蓄人民幣,用途泰半是準備回內地「掃平貨」,該年年底的本港人民幣存款累積達100億元。200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匯改後,本港的人民幣業務方告真正起飛,人民幣兌美元由當年至今升值22%,吸引港人期間轉投人民幣懷抱,令本港人民幣存款累積近6,000億元。
國開行南下發債吸資
隨著人民幣資金的累積,市場衍生出不同類型的人民幣產品,首先是國家開發銀行2007年來港發行首筆人民幣債券,額度為50億元人民幣,讓本港市民認識其他人民幣投資機會。市場對此認購反應亦熱烈,超額認購接近2倍,國開行更惠及散戶投資者,將零售部分加碼,保證每人獲配一手。及至2009年9月,國家財政部來港發行的60億元人民幣國債,錄得超額認購2倍,散戶申請宗數達15萬份,打破歷年紀錄。
政策放寬推離岸市場
單靠散戶支撐人民幣業務,對香港此國際性金融中心顯然並不足夠,當要靠企業的力量。2010年7月,人行與本港人民幣清算行中銀香港修訂《清算協議》,放寬企業開立人民幣戶口,並不設兌換限制,令人民幣業務得到爆發性發展。除令企業人民幣存款劇增,亦引發企業的融資需求,造就企業人債及人民幣貸款萌芽,離岸人民幣同業市場亦急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