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隊主教練摩力克上任時曾經公開表示香港足球代表隊有可以提升世界排名至100名內的實力,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不是在三兩年可以做到的事,而且真的做到的話便要依賴現時的一批年輕球員。
但早前於老撾舉行的亞洲足聯22歲以下錦標賽外圍賽中,香港隊五賽全敗,得3球、失15球,分數捧蛋,這個賽果的確令人失望,這次表現亦為香港青年足球隊的實力響起警號。如果以現時這班球員的實力,香港隊難以在未來5至10年內有望實現躋身世界排名100內。對這個差劣的成績,摩力克的初步總結是港隊球員的體能跟同組的其他球隊球員的體能差距很大,換言之,現在這批年輕球員,仍然脫離不了一直為人詬病的「少爺兵」外號。究竟在過去10多年,香港的青少年足球培訓做了些甚麼工作,是制度上的問題?培訓系統問題?教練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
從剛結束的歐洲國家盃比賽中,我們一定被那些速度高、射門力量強勁、走位靈活和身手敏捷的球員吸引著,他們的控球、盤球、傳球、射門等技術在極佳的體能支持下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以前我們常常聽見一些球員或教練說:「足球是講技術和頭腦,不是靠體力的。」可能是這個原因,早年港甲聯賽推行的體測考試經常受到部分球員和教練或領隊的批評,最後這體測也被取消了。
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任何精英和高水平運動比賽都需要極佳的相關體能做基礎和用作發揮技術的工具,足球是一項埋身鬥力和速度的運動,我們的青少年球員必須從小便接受有系統和嚴謹的體能訓練,如果連這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那便不要浪費資源和教練等人的心血了。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主任鍾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