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江華指市民的鼓勵最能發揮補給之效。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現年55歲的劉江華,早於1980年代晉身政壇,及後逐步榮登區議員、立法會議員,2008年更獲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成為香港第二位「三料議員」,並在同年的立法會選舉贏得「票王」稱譽。多年來身經百戰的他坦言,從政以來最艱難就是背負「票王」帶來的壓力,以及民建聯由過去的弱小團體發展到今日被指是香港最大政黨,要維持服務及政治水準同樣艱難,但市民的鼓勵卻是最大的原動力。
民記成大黨 實力仍不足
劉江華先後出任區議會、立法會、行政會議,現時更是民建聯的核心成員,他坦言,至今最艱難的事就是當「票王」,「究竟如何看待『票王』?當越來越多市民支持的時候,應該如何運用市民支持,才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正如1,000人支持你跟10萬人是好大差別,當中背負的壓力更是大不同」。
劉江華說,民建聯的發展同樣艱難,由過去的弱小團體發展到今日香港最大的政黨,過程間經歷大起大落,要維持一定水準同樣背負著好大壓力,「政黨參政要有獨特的地位、獨特的角色,尤其是發揮建設性的角色,民建聯對自己的要求不應該是選舉機器,更非單純是政府的合作夥伴般簡單,大家要再多思考發展空間」。他認為,民建聯現時的綜合實力確實有不足,特別是政治人才發展,未來要再加把勁改善不足。
阿譚拍住上 水火配搭佳
對於外界盛傳他明年4月將接棒出任民建聯主席,劉江華笑言,每兩年就會有相關傳聞,今次已經是第四次,認為譚耀宗出任主席表現出色,無需改變他與譚耀宗現時的「水火配搭」,「我成日同大家講,民建聯主席應該做足10年,可以確保政黨的穩定發展,加上外邊成日有人話我砌人,而譚耀宗就是好好先生,意即我屬火,譚耀宗屬水,大家水火相濟、配搭得宜,大家應該繼續『拍住上』」。
議會遇挫折 落區搵補給
所謂「有苦自己知」,劉江華坦言,每當在議會遭遇挫折及不滿,他都會落區接觸市民,當中支持者的鼓勵,最能為他帶來「水源補給」,「從政者的水源好易乾涸,市民的鼓勵最能夠發揮補給之效,所以我成日叫人落區,既要無形亦要有形,但無形勝有形,有時無需打鑼打鼓,恆常地以無形方式跟市民直接溝通,最能取得從政動力,否則好容易燒乾燒淨」。
被問到有否信心問鼎「超級票王」,劉江華坦言,他不想更毋須做「票王」,民建聯今次參與超級選舉,著眼點在於席數並非票數,最重要是發揮到「超級議員」功能,在現有議席基礎下轉型升級,為香港帶來新希望。他續指,目前初步傾向獨領名單參選,以打造清晰鮮明的個人形象,同時倚靠原有的地區組織班底助選,拉動地區板塊支援,配合新晉年青專業會員的創意宣傳,在危機中出奇制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