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認為充當戰後中國領袖的人物只能是蔣介石。為樹立蔣介石大國領袖的形象,美國的確做了許多工作。蔣介石作為中國的領袖曾取得了與美英首腦同桌議事的資格。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與蔣介石就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領土、日本對華賠償、對華軍事佔領等十大問題交換了看法。會議期間,羅斯福對蔣介石禮遇有加。開羅會議留下了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從照片上看蔣介石坐在左邊,挨著他的是羅斯福,然後是丘吉爾,最後是宋美齡。這幅照片的象徵意義在於羅斯福、丘吉爾給予了蔣介石至高的榮耀,也是蔣介石政治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11月26日,在蔣介石從開羅啟程回國時,宋美齡又以蔣介石的名義給羅斯福總統留下了一封信,這封信有些肉麻,但至少可以說明,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和蔣介石代表著自己的國家在一起工作是不同尋常的,而且在會議上他們之間也建立起了私人的友誼。
按《美國十字軍在中國》一書的說法,正是在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向作為美國代表團成員的史迪威下達了暗殺蔣介石的指令。這樣的指令不僅不符合美國對中國、對蔣介石的一貫立場,不符合羅斯福在開羅會議期間的行為,而且在對一個盟國領袖推崇備至的同時,又在策劃對他的暗殺行動,這在美國外交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也是令人不可思議的。
第三,中美之間在各種問題上的矛盾與衝突,只是局部的矛盾與衝突,從肉體上消滅蔣介石只會使問題更加複雜化。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美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最集中的體現在蔣介石和史迪威的衝突上。史迪威被羅斯福任命為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參謀長、租借法案監督。史、蔣矛盾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租借物資」的控制權問題;「改革中國軍隊,提高對日作戰能力」的問題;對待共產黨的問題。面對史、蔣在這幾大問題上的衝突,羅斯福也經常流露對蔣介石的不滿。
「租借物資」控制權,是美國政府授予史迪威保證赴華使命取得成效的唯一重要手段。當蔣介石為奪取「租借物資」控制權與史迪威發生衝突時,羅斯福明確告訴蔣介石:「讓史迪威完全受命於你是行不通的,不管誰接替史迪威,都將握有同樣的權力。」羅斯福對能利用中共的力量抵抗日本很感興趣,也想將美國兩黨政治模式移植到中國。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向蔣介石明確表示了他對中國局勢的擔憂,並提出了在中國實行國共兩黨合作建立聯合政府,共同抗日的構想。(四之三)
■ 摘自《黨史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