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華爾街精英的獨立電影之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商戰》(英文片名:$upercapitalist)的主演,同時身兼該片編劇和製片的美籍華裔Derek Ting(丁溫慶)是幸運的。這部講述香港企業捲入全球金融併購陰謀的獨立電影,儘管是他的大銀幕處女作,不僅有香港實力派名演員吳耀漢和曾江的首次銀幕合作,還有曾獲金球獎提名的英國男明星Linus Roache等人的加盟,而影片將在下月10號進入北美各大城市的院線,更於上映日在北美以Day-and-date視頻點播形式同步播映,不知該羨煞多少獨立電影人。

 和一般大眾對獨立片題材和拍攝均特立獨行的印象不同,《商戰》的投資成本雖低於1百萬美金,但無論是影片的製作還是包裝、發行,其國際化路線都不難看出Derek及其團隊對電影主流工業的期盼和野心。儘管如此,一切的努力與嘗試,卻是Derek圓自己做演員夢想的基石。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鏡頭以外的Derek,和他在《商戰》主演的對沖基金交易員Conner Lee一角頗有些相似。一身smart causual 的打扮,目光堅定,聰敏自信。他的康奈爾大學統計學專業背景,加上曾入職華爾街金融行業的工作經歷,使他看上去多了一般電影人所難見的自律性。

 他飾演的金融專業人士Conner Lee自我、勤奮、野心勃勃,一心想擺脫父親的影響,以自己的黃皮膚建立在白人主流社會/公司的身份認同。Conner被美國公司派駐香港,參與一間香港家族企業的併購交易。然而在陰謀重重、充滿金錢誘惑的商業戰爭中,有人為此遊戲付出生命代價,也令他幡然醒悟,及時挽救了香港的公司,自己也得以從貪婪的泥沼中爬了出來。

 電影的結局極富有深意:華人公司裡「家族」模式下,視員工為家人的價值觀最終戰勝了資本主義體系奴役人性的金錢觀,這可看成是作為華裔的Derek在文化上的偏向性。而影片中幾乎全以亞洲或混血面孔為主,他們流利地道的英語,思維做派「純美國」化,但又對中國社會多了份理解和尊重。這種從「不中不西」的處境中引發出的好奇、困惑和尋找,對身處香港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這也無疑為這中規中矩的故事增添了不少趣味。

9.11之後的人生

 這其實也是Derek的真實處境。一直以來,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但是一張亞裔面孔,在美國影視界極受限制。很多人打拚了十幾年,到頭來可能還是做個跑龍套的小角色。你能說出幾個很有名的亞裔演員的名字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去拍片。」坐在太太在灣仔開的攝影工作室裡,Derek很誠懇地說。他的太太也是該片的製片人,她在投資銀行6、7年的工作經驗,幫助她應對了首次參與電影製片的不少挑戰。

 但選擇自立門戶,做自己的主角,並不比在美國影視界混出名更容易。首先是劇本的故事,然後找演員、找投資,最後找發行。除了拍攝前Derek聘請私人導師訓練演技外,他並沒有去念什麼電影學位。他對電影的投入,顯得急不可待。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大樓遭遇恐怖主義襲擊,那一天也成為他人生轉折的起點。「我的公司地點就在世貿的旁邊,很近。如果我早20分鐘出門,我不敢想像會怎樣。但我和我家人都經歷了恐慌,手機信號不好,彼此都聯繫不上。」

 世事無常,Derek意識到,比起其它,追求夢想最能體現人生的價值。他開始在工作之外,嘗試和朋友合作拍攝一些短片,並加入亞裔美國人電影製作協會,還為電視台組織MTV拍攝比賽等,為自己積累人脈。7年前,他和香港太太一起回港,便進入CNN做節目製片,幾年下來,讓他真正進入電影拍攝和製作的大門。白天忙於電視節目製作,晚上便在家構思劇本。後來到了創作最後階段,他乾脆辭職,在金融機構找了一個不怎麼太費心的投資顧問工作維持生計。

統計學的貢獻

 Derek的偶像之一是美國明星Matt Damon,後者不僅是極有個性的男演員,也是才華橫溢的編劇,剛一出道便以一部《心靈捕手》驚艷影壇。構思《商戰》這個故事,是Derek發現,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還沒有出過有關金融題材的英文片。「劇本故事改了上千遍,找來很多基金投資方面的書來讀,希望讓電影內容更專業。」他在金融投資的朋友成了他的參謀,而他本身統計學的背景也讓他對故事的把握更精確。

 「拍電影以前,我並不認識吳耀漢和曾江兩位先生,就算是知名演員如Linus Roache也都是我在美國的中介推薦。我想之所以打動他們的,還是劇本有說服力吧。」而在影視圈打滾多年的吳耀漢,也在公開場合中表達對Derek及團隊對電影的專業態度和熱忱的敬意。

 Derek的統計學出身,也讓他對自己影片的發行做過精密的計算。他在影片中,安排了Baccarat 這種美國流行的猜大猜小的紙牌賭博遊戲,作為商戰中各方心理戰的隱喻,「其實Baccarat的運作比較複雜,如何在電影中把這種遊戲說清楚,也是一個挑戰。好在我學過統計學,能使我更方便理解。」為了這場戲,Derek也順理成章地拿到了澳門某間賭場的資助。

 和所有第一次發表處女作的人一樣,Derek對每一位來訪媒體都顯得畢恭畢敬,對此他這樣解釋,「現在到了我最脆弱的時候,我拿出我的作品成果,等待大家的檢驗。每一個觀點都會讓我情緒波動,都會告訴我不足。但是,這條路已經向我打開,我也體會箇中的艱辛,當然會一直往下走。我只想用我的故事,去告訴那些還在為夢想糾結的人。我希望我能給他們正面的力量。」

相關新聞
百家廊:醫療康復型養老院可行 (圖)
翠袖 乾坤:卡素爾
古今談:深圳頭等地鐵將引起挑戰
琴台客聚:「鬱氣」與「新詩的出路」
生活語絲:會晤王蒙
一網打盡:濠江半日遊
記憶後書:2011香港電影回顧
台北藝術節:夏日清涼解暑劑 (圖)
敢觀舞台:香港劇場「驚唔驚」
活動推薦:弦緣十五載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與呂思清 (圖)
活動推薦:馬桶
華爾街精英的獨立電影之路 (圖)
銀幕短打:有甚麼電影一定要看?
8月影訊:梁素琴的電影世界
流金歲月:葛蘭的熱心腸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