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銀聯於2004年提出國際化戰略。目前受理網絡已延伸至境外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內外ATM近130萬台。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持續兩年多的中美電子支付爭端取得初步結果。WTO專家組16日駁回了美方關於中國銀聯在信用卡市場獨霸內地地位的指控,並駁回美方多項主張。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表示,中方對專家組的上述裁決表示歡迎。不過,專家組報告亦認定涉案的電子支付服務屬於中方入世時承諾開放的「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沈丹陽表示,中方對此持保留意見。
這一中美銀行卡准入領域的貿易紛爭,緣起於2010年6月。當時,美國VISA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要求,自當年8月1日起,凡在中國大陸境外受理帶VISA標誌的雙幣種信用卡時,都不得使用中國銀聯清算通道,否則VISA將重罰收單銀行。同年9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向WTO申訴中國,指責中國歧視美國信用卡公司,指控中國銀聯成為中國國內唯一的電子支付卡提供商,其他公司無法進入中國市場。2011年3月雙方磋商失敗後,USTR正式提請WTO啟動爭端解決機制。
認同外商入華 須符當地要求
經過16個月的調查,WTO爭端解決機構16日深夜正式向成員發佈了專家組報告。報告駁回了美方關於銀聯市場地位的指控,認定涉案措施沒有禁止外國服務提供商進入中國市場;駁回了美方關於外國服務提供商可以通過跨境方式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主張;認定外國服務提供商在中國設立商業存在,須滿足中方服務貿易減讓表的有關設立要求,比如先經營三年外幣業務,在申請業務前要連續兩年盈利等。
商務部條法司官員透露,根據WTO爭端解決的程序,案件在初裁後將進入上訴及執行階段。目前,中方正評估專家組報告,綜合考慮。評估的內容包括初裁結果是否符合預期,對己方利益與產業發展趨勢的影響程度。該官員表示,案件的發展進程,將取決於雙方的評估情況,如果上訴,最終判定結果可能在約半年時間作出。
全球壟斷地位 仍由美國把持
目前在全球電子支付市場中,「VISA」、「萬事達」、「運通」等美國信用卡發卡機構佔據了絕對的壟斷地位。而中國銀聯的快速發展正打破寡頭壟斷的國際市場格局,也使中國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銀行卡產業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國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