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積水嚴重的廣渠門橋22日已恢復正常。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曉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曉雪 北京報道)一場暴雨暴露出北京市政建設的「短板」,專家紛紛呼籲,希望暴雨能澆醒相關部門的防範意識,而改造城市排水系統當成為當務之急。
水利專家劉樹坤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61年一遇的暴雨遠遠超出北京市的排水能力,多年來,北京城市不斷擴張,目前五環以內的城區面積已是以前老城區二環以內的近十倍,而這十倍的土地過去都是可以透水的農田,城市建設和地面硬化導致如今在地表流動的水量幾乎是過去的20倍,因此,一旦遇到大雨或暴雨,部分低窪地區特別是下凹式的地區必然出現積水。
在劉樹坤看來,因暴雨造成的損失「在預料之中」,他指出,按照市政標準,北京市的排水能力只能夠應對一年到兩年一遇的降雨,天安門等比較重要的地帶約能應對五年一遇的降雨,超過以上程度的降雨就無法順利排掉。事實上,降雨量只要超過100毫米,甚至超過50毫米,北京的很多地區就會積水,只是積水地點的多少或深度有所不同,而200多毫米的雨量就導致部分地段的積水達到2米多深。
政府需將措施落實到位
劉樹坤指出,面對北京市政建設的現狀,需「一蓄一排」解決難題,即儲蓄積水,並作為資源進行再利用,除地表蓄水外,還要建設地下水庫和地下河,以儲備多餘積水;至於排水,自北京去年的一場暴雨後,相關部門就開始籌備相關排水系統的規劃,以提高城市道路及各個河道的排水能力。事實上,北京市是較「旱」的城市,郊區農民渴望的大雨卻因為城市排水系統不暢成為城區民眾的噩夢。劉樹坤強調,政府最需要做的,是真正把相關措施落實到位。
不僅是嚴重的城市積水讓人震驚,在暴雨中的人員傷亡更是讓人痛心,劉樹坤對此表示,暴雨中有市民被關在車內無法逃生,也有水中觸電而亡,而靠近房山一帶則主要是由於泥石流災害,近400毫米的降雨量導致山洪和泥石流,並由此造成了較大的殺傷力。他並強調,在氣象部門做好預警工作的同時,宣傳部門也應做好常識性自救知識的宣傳,以保證市民在遇到類似極端天氣時懂得相應的自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