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敏音作品:「月亮門」
其實,使用「伸縮性策略」的作品,我們這次會看到多種不同形式——投映一個以電腦繪圖完成的雕塑;用合成木板堆砌一座山丘;用長木方組裝而成的五角牙簽星;不用說明書,隨意湊合宜家家居的自行組裝傢具;以波浪形的狀態移動的葉片;運作一個能用水族泵把空氣打入迷宮形水管的魚缸;以及可自由站立的月亮門;
黃敏音的作品,便是「月亮門」。一件好的藝術品,是無論在大空間和小空間中都能被展現出來,她這件用鋼為原料的裝置,便恰恰符合這樣的創作考慮。其實這是她2009年在英國讀書期間完成的作品,玩的正是空間的概念。月亮門是個很傳統的中國意象,在人們的通常印象中大都佔據很長很寬,但她在構思時卻取其中的精華,表現出月亮門的另一面——月亮門可以象徵一條通道。
它是一個大大的圓圈形狀,但又不單止可以在這個圓圈之下穿梭,周圍上下都是可以讓人穿行的。當然這是一種概念,概念的有趣之處,在於這個簡潔的月亮門放在室內室外都可以。黃敏音認為,如果按人們通常的想法去做一個很大的月亮門,那作品就會被空間限制住。而這件作品,卻給人不受局限之感。
她在這次展覽中帶來的另一件作品也頗耐人尋味——看起來是同一個形狀的兩個不同星球,而當兩個平面星球在畫廊中被分別放置在面對面的牆上時,就仿佛是在相互對望。其中使用的材料非常豐富,甚至包括微微反光的金與銅,質地和顏色都令人過目不忘。
對於這次展覽的主題,黃敏音認為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環境非常契合。究竟甚麼是雕塑?生活在香港的藝術家,大多會給你一些新奇創意——譬如有的人想出辦法用3D做很傳統的雕塑。正因為資源和設施有限,所以大家就要考慮新的辦法。而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空間中其實效果也完全不同,就像在她個人的工作室內,每件作品都給人感覺很龐大,但到了更大的展示空間內,就會帶給人新的觀看方法。
雖然每位藝術家都希望擁有更大的創作空間,但有限的空間限制,反而也能激發出人們的百般創意。而這,也恰恰是「伸縮計」的本義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