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福建漁民勇立外交刀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漁民們在釣魚島海域的捕撈,越來越頻繁地受到日本的干擾。

——釣島捕魚已千年 而今屢遭日艦逐

 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建於唐開元六年,1,000多年來,打漁一直是這個地方的傳統生產方式,祖祖輩輩都是要去釣魚島捕魚,對於在中日爭端中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這片海域,對福建漁民來說,釣魚島海域就是他們祖輩傳下來的漁場,而今就算隨時要面對日本海上防衛廳艦艇的圍堵,他們也要繼續在這片中國領土捕魚為生。  ■文/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瑤瑛、實習記者 馮雅玲

 處在休漁期的深滬鎮,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魚腥味,漁民沒有閒著,整修船隻養精蓄銳,等待8月1日開始的新一輪漁期。到了漁期,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每天都會有漁船滿載而歸。漁船靠岸時,一個個被充作臨時市場的鐵皮涼棚被迅速搭起。碼頭上,等候多時的魚販子,紛紛起身,簇擁到船邊,期待地看著船工們將第一筐魚抬上岸。七八名魚販子圍繞在首批幾筐較大的巴浪魚旁,一邊用手翻看著魚是否新鮮,一邊思量著如何出價。「120!」魚販子開始喊價。「130!」 「150!」一會兒工夫,數千筐魚就被搶購一空。

資源枯竭 近海無魚

 從14歲就開始出海捕魚的漁民吳阿先,仍然能清晰記得旺季時,魚販子競相出價的盛況。而今在近海能捕撈到的魚越來越少,從船老大到漁民的生存,也越來越艱難。「哪裡魚多,就去哪裡。」

 40多年來,吳阿先幾乎每年都會去釣魚島海域,而且一年往返數次。300多海里、20多個小時的航程。每名船長的手上和漁船機器上,都有一張海防圖,中國的海岸線畫得清清楚楚。當然,釣魚島也畫在其中。「我們祖輩幾百上千年都會去釣魚島海域捕魚。」他說,太平洋黑潮流經這裡,帶來了大批魚群,最多的魚是綠鰭馬面魨,也就是閩南一帶俗稱的「剝皮魚」。

 在釣魚島與東南方的北小島、南小島之間,還有一條寬達l,000多米的「蛇島海峽」,風平浪靜。「海峽裡面還產飛花魚,能賣很好的價錢。」吳家祖祖輩輩,到釣魚島遇上風浪時,都到「蛇島海峽」裡避風。人們從來不覺得,那是日本人的地方。

 過去,林光北(化名)一年到頭都在釣魚島捕魚,正月十五出海,來回三、四天時間,就有10幾萬元的漁獲。在旺季的時候,他們甚至通宵作業,最好的時期,一年下來賣過上千萬元的魚。

遠洋捕撈 日艦頻擾

 據以前上過釣魚島的老一輩人稱,釣魚島上有一座土地公廟,這種建築,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用的,這種風俗,只有中國才有。但土地公的庇佑卻抗衡不了日本人的巡邏艇。漁民們在釣魚島海域的捕撈,越來越頻繁地受到來自日本的干擾。

 「以前很少看到日本的巡邏艇,但是在這兩年,日本巡邏艦逐漸多了起來,而且對中國漁民越來越嚴厲。」吳阿先回憶說,早年是離岸15海里或者12海里日本巡邏艇才採取行動。現在他們漁船離釣魚島還有40多海里,日本的巡邏艇就開始靠了過來,喊話讓他們離開,如果漁船不肯退後,軍艦會進行驅趕。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幾年,深滬鎮的漁民們不太願意去釣魚島,但他們否認跟日本巡邏艇的驅趕有直接關係。「相比之下,我們更害怕風暴,要是碰上風暴,什麼信號都沒了,得吃很大的苦頭。」

相關新聞
中國完成中繼衛星組網 航天器測控再無盲區 (圖)
專家解讀:服務載人航天 中繼衛星三大優勢 (圖)
三顆星都是子夜升空 (圖)
國土東西設站 光纖幹網覆蓋
功能簡介:地面測控站升高3.6萬公里
北京「7.21」特大雨災遇難者達77人 (圖)
特稿:信息及時發佈 聚民心闖難關 (圖)
漁民闖海系列四之二:東海 (圖)
福建漁民勇立外交刀尖 (圖)
遠洋捕魚投入高 風險日增 (圖)
曾遭日方扣押 漁民心有餘悸 (圖)
新聞通識:釣魚島屬中國 明朝早有記載 (圖)
漁業資源枯竭 漁民遠洋捕撈 (圖)
海上作業辛苦 捕魚後繼無人 (圖)
三沙警備區任命主要領導 (圖)
海南省長:開發與環保並舉
胡錦濤函賀三聯書店80周年
薄谷開來被控故意殺人罪 (圖)
中國參贊促日勿藉釣島制造事端 (圖)
台保釣人士:赴釣島都帶五星紅旗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