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姿蓉現場畫起了企鵝,這隻快樂的企鵝,代表了她的心情。 葉臻瑜 攝
幼年時的車禍重創,令陳姿蓉的心智年齡永遠停留在了5歲。但獨到的繪畫天分,巧遇伯樂的悉心栽培,讓曾經的折翼天使,在兩岸藝術界嶄露頭角,被譽為台灣女「畢加索」。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臻瑜
「我只有一直畫畫,才能飛到天上,幫助別人」,這是29歲的陳姿蓉所能完整表達的唯一一句話。3歲時,陳姿蓉由於一場車禍,腦部遭到重創,不僅喪失記憶和語言能力,病情嚴重時,還會對周遭環境全無反應。5歲以後,她的心智年齡停止了增長。
獨愛色彩線條 邂逅伯樂
6歲之前,陳姿蓉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幾乎不與人交流。但她卻對色彩和線條情有獨鍾。手中的畫筆,成了她與家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肚子餓了,她畫一個碗,想吃肉了,再畫一個雞腿。抱著讓孩子恢復智力的願望,陳姿蓉的母親將孩子送進了台南啟聰學校。
學校的訓練沒能讓陳姿蓉的智力恢復,卻讓她在繪畫的天地中找到了更多的趣味。「老師讓她數豆子,但她寧願畫畫。」但受限於記憶能力,18歲的陳姿蓉無法繼續升學了。
眼看陳姿蓉又要回到與世隔絕的世界,「伯樂」出現了。在台灣遠東科技大學校長王元仁的引薦下,主修藝術治療的趙嗣強來到陳姿蓉家中。「姿蓉的母親一聽要送女兒去讀美術,當場就拒絕了。」因為家境貧寒,陳姿蓉的母親無法負擔女兒的學費,打算放棄。
「臨走前,我塞了一塊巧克力給姿蓉」,趙嗣強笑著說,沒想到隔天,姿蓉見到他,開口就問「有沒有巧克力」。當時,趙嗣強的月薪是9萬元新台幣,他每月從中拿出3萬元,為姿蓉購買學畫的工具。
立方主義畫風 青出於藍
剛到趙嗣強的工作室,害怕與外界接觸的陳姿蓉連續兩天躲在女廁的洗手台下。「她很害怕和外界接觸,我看著很心疼。」趙嗣強開始試著和陳姿蓉溝通,帶著她一步步研習繪畫,從最簡單直觀的觸摸法開始,了解物體構造、敏感對比和空間立體感。趙嗣強堅持每天給陳姿蓉講希臘神話和藝術史,不論她有無回應。為了培養她在畫作中的平衡感,趙嗣強扶著腳踏車後架,一圈一圈地教她練習騎車。
「繪畫對於姿蓉來說,不僅是興趣,也是一種治療」。趙嗣強說,陳姿蓉常常被噩夢困擾,趙嗣強就鼓勵她將夢中鬼魅和神明都畫出來,把不安和恐懼化為藝術作品,這就成了後來的「鬼鬼系列」。
經過趙嗣強11年的耐心培養,陳姿蓉從寫實的意象畫,進入意境再進入意念,畫風發展成類似畢加索立體派的空間切割,被台灣藝術界稱為女「畢加索」。2009年,陳姿蓉的個人畫展在墾丁福華飯店舉行,馬英九和王金平親自到場為畫展揭幕。2010年,陳姿蓉受邀赴上海世博會展出其畫作。在趙嗣強看來,學生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自己,「所以我一直沒敢辦個展,姿蓉的水平比我高。」
最近,陳姿蓉前往廈門燦坤文創園海西國際油畫中心舉辦「折翼天使——陳姿蓉油畫個展」,並擬將2成的畫作銷售收入捐贈給油畫中心的公益繪畫教育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