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左起為,海通國際財務總監張信軍、營運總監潘慕堯、聯席董事總經理李耀榮、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執行董事陳志安、執行董事許儀。 陳遠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遠威)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不景,新股集資總額同比大減82%至306億元,惟仍無減正值業務轉型的海通國際(0665)之盈利表現,中期賺1.53億元,同比上升42%,每股盈利16.74仙,派中期息8仙;期內收入增加10%至5.59億元。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昨表示,公司正以中資投資銀行為發展方向,將會開拓多元業務發展;海通國際正計劃申請1億美元QFII額度。
向投資銀行方向轉型
林涌於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將積極轉型為一家中資投資銀行,雖然上半年受經濟因素影響收入,但公司的市場份額有所上升,未來將會利用集團本身的優勢,發展多元業務,不會依賴於傳統的收費業務。他續指,公司立志提供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包括中小企上市、大型融資項目、股本配售及收購兼併。
就中證監早前將QFII門檻由50億美元下調至5億美元,林涌表示,上半年央行進行不對稱調息,相信內地正逐步走向市場自由化,公司正籌劃申請1億美元QFII額度。他認為中央放寬政策對內地金融體制有利,公司會作好準備,合適的時候會發表相關產品詳情。
企業融資業務收入增97%
林涌亦期望第2批RQFII盡快出台,指公司首批RQFII已銷售完畢,將會爭取新額度,增加創新產品。對中央有意率先批出額度予有ETF產品發行經驗的機構,他認為中證監此舉是為了保護市場,母公司海通證券(6837)旗下已有兩家獲認可的基金公司,但相信獲批與否是取決於法例規定,公司會積極爭取。
業務表現方面,執行董事陳志安表示,企業融資業務收入在市場總集資額大減下仍同比增長97%,達2.65億元,佔公司總收入47%,相信可保持高增長,他希望大型融資的佔比可持續擴大。而主要收入來源的經紀業務,貢獻份額由去年同期的47%下降至31%,他強調在擴充多元業務的同時,仍會投入資源於經紀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