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信泰富主席常振明(右)及董事總經理張極井。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中信泰富(0267)澳洲鐵礦項目遭到澳洲政府多番「刁難」,不僅項目本身嚴重超支,被迫多次加碼投資額,投產日期也一再推遲,成為中企投資海外的一記深刻教訓。管理層昨表示,光是向澳洲政府提交的英文文件,總單詞數超過8000萬字。據查,8000萬英文單詞相當兩套《大英百科全書》,若全部打印在A4紙上,每頁400字計,疊起來近18米高。
中信泰富中期溢利54.82億元,同比跌8.82%;每股基本盈利1.5元,派中期息15仙。中信泰富主席常振明表示,澳洲鐵礦項目未能按原計劃於8月底調試及試運營,原因是「建設難度及用工量均超乎預料」,坦承對此感到非常失望,估計首條生產線的調試將延期至10月,試運營則安排於11月進行。
中期少賺8.8%至54.8億
他指「被延期」的緣故,主要是由於「建設中的很多環節需要澳洲政府批准」,且難度也較此前預期更高所致。但他強調,該項目「對公司、對(中信)集團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會全力以赴盡快完成建設。
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張極井亦承認,該項目遇到了很大挑戰,原因涉及多個方面,首先是澳洲政府的調試程序和中國不一樣,要求公司準備大量文件。此外根據當地政府規定,公司共有100多間供應商亦需參與項目調試,其中大部分為內地供應商,簽證及後勤均需時日;加上澳洲礦業繁榮,工程師相對較少,可以輕易找到待遇更高的工作機會,導致員工流動性較大。
據張極井介紹,公司總共向澳洲政府提交了520多項文件,全部用英文書寫,總字數(單詞)超過8000萬字。而根據百度百科的資料,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的字數(單詞)約為4000萬字英文,即中信泰富相當於專門為此項目「撰寫」了兩套《大英百科全書》。如將8000萬單詞全部打印在A4紙上,以每頁400字計,疊加起來的高度足有近18米。
向澳提交文件逾8000萬字
張極井又透露,截至6月底,該項目的首條及第二條生產線已投入78億美元資金,其中已包括對當地水廠、電廠、碼頭、採礦權和設備的投資,以及財務、融資成本和管理費用。他稱,之後還有另外4條生產線需安裝,現階段正在進行探討及報價研究,相信整個項目的投資額不會超過100億美元。
中信泰富於2006年3月底宣布收購澳洲鐵礦項目,據當時公布,收購價連同未來有關資本開支,總投資額共28.85億美元(約225.03億港元),首階段計劃2009年投產。
特鋼業務較海嘯期更惡劣
雖然遇到不少「刁難」,但中信泰富對「走出去」仍持積極態度。常振明表示,中資企業到澳洲投資是「雙贏」之舉,無論對中國還是對澳洲,均有重要意義。他指中國境內的鐵礦含鐵量低,開採品質也不高,因此有需要到澳洲發展,認為此舉同時也增加了澳洲的鐵礦儲備,增長了其國力和實力。
被問及房地產業務表現時,常振明指公司已有5-6年未有吸納新土地,因此今明兩年的發展將會持謹慎態度,主要將在現有項目及地皮上開發。他稱對國家的宏調政策,公司「不能改變,只能適應」,又透露集團將會對系內的地產業務進行整合,但不會在近期進行。至於特鋼業務,張極井指今年上半年市場環境為近10年來最差,較08年金融海嘯期間更惡劣,但預計下半年市場將會相對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