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設計師靳埭強的人情藝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70歲的靳埭強,第一次選擇以全面剖白個人成長的方式,回顧和總結入行幾十年的生命經驗。他以「情」開頭,以「愛」結束,最後不忘提點大家,情升愛起又以「惜緣」為貴。

 談的是生活裡的小情小物,但這些都是他創作的繆斯女神。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古稀之年,靳埭強(人稱「靳叔」)要做一個大回望。「這是我第一次全面的寫自己的人生故事。請多指教!」靳叔誠懇地對記者說。曾經的少年白髮,到了現在這個年紀,就顯出了世外之人的味道。然而,他仍然是華文地區設計展和比賽跑得最勤的評審,直到2011年,他才結束在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設計學院長達8年的院長一職。「我覺得,如果要更多的去了解藝術家創作,學習欣賞設計師的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這個人的長成過程。」

 作為香港設計行業的開創者,他設計的中國銀行標誌、香港通用郵票、東亞運火炬等,都顯出濃厚的中國美學意味。靳埭強出生廣東番禺,15歲從廣州定居香港,做過洋行裁縫,後來唸「無人知道是甚麼」的設計,隨後他的作品開始在國際各大廣告及設計比賽中嶄露頭角,並建立聲譽。

 「我剛開始做設計的前5年,都是全盤西化,覺得西洋的東西多好多好,但很快的我就開始反思,這樣走下去到底對不對。於是我決定停止西化,要現代化,但現代化不是西化。」上世紀70年代初,他已經開始嘗試運用一些中國的東西放入作品中,作為現代化的嘗試。「到了80年代,我才意識到,不是畫臉譜、穿唐裝才是中國人,我要穿時裝,我要有一個現代面孔,但心底裡需要是中國。這個心裡的中國是怎樣的呢?其實就是我的生活態度,我的思想,影響我們生活的哲學觀念。」

心裡的中國

 在新出版的《情事藝事 100+1 設計大師記事本》一書中,靳叔用了50篇文章講人情,50篇講物情,最後一篇,他寫的是「惜緣」。曾有人比較同為東方民族的日本和中國的美學,雖然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後者比前者更謙遜,更平和。這種謙遜和平和,就是從中國文化的土壤中生發出來的。這也是靳叔以結尾的珍重和感激作為全書「壓軸」的緣由。

 靳叔說自己生來情感豐富。談親情、愛情、友情、人情、師生情,無論是邂逅一場還是朝夕相處,都讓他念茲在茲,永久難忘。在《親情》一章中,他提到自己的爺爺、著名灰塑工藝師(編按:灰塑是製作廣東傳統建築室外裝飾物的工藝)靳耀生對他的藝術啟迪,比如爺爺在書房作畫,卻也任由孫子們任意亂塗亂畫,還為他們找些淺易簡單的畫冊以供臨摹。爺爺也曾做過廣州陳家祠灰塑工藝的領班,負責過珠江三角洲一帶重要的工程,但從未在家人面前炫耀過自己的成就。成年之後,靳埭強是以體會到爺爺的內斂之美和文藝素養。

 靳叔談自己的愛情經歷,也幾乎毫不保留。從初戀到電話情人再到各種約會,他都坦誠的寫進了書裡。時過境遷,傷痛、尷尬和羞澀不再,只剩下對美麗的舊物的感懷和品味。他至今仍保留了各種節日賀卡、書信、出版物、照片等信物,那些於他,都刺激了他對生活的美的重要認識。沒想到,這些經驗竟在日後也派上用場。在擔任汕頭大學設計學院院長的8年中,除了學業,他也成為學生們的愛情顧問。在《師生情》一章裡,靳叔專門提到了這點。

 「年輕人有很多困惑,我在這本書寫了我自己的困惑,以及記錄了一些我做的不好或者做得很蠢的事情,是希望對年輕人有參考作用,告訴他們用一個甚麼樣的態度去處理。幸福不是理所應當的,是珍惜來的。」

生活是藝術的酵素

 在書的後半部談物的篇章中,靳叔從眾多喜愛的物品中挑出了幾樣來分享:字、畫、石、尺和自然。這些事物和偏好,也成為他在設計中反覆用到的元素,並不斷因時、因地的演繹、延續。他收藏尺,卻並不貪戀名貴的古董尺。有的是老家的舊物,有的是在旅途中的裁縫店意外獲贈而來,有的是古董商場檢漏。實際花費不多,但其中因尺結緣或與尺結緣的經歷,讓它們成為靳叔心中的無價之寶,並發展為創作意念。

 「其實很多東西不是用錢計算出來的。」靳叔說到香港社會看重功能化對創作的影響,「生活裡有感情,有情的事情,才會產生藝術,已然就是一個表面的裝飾。情對藝術創作很重要,雖然設計比較理性,但沒有感情觸發,做出來就很難感動人了。」

 有人覺得設計師和藝術家是兩回事,他卻是少有的藝術修養深厚以及設計經驗廣泛的「雙棲」人。他受水墨畫大師呂壽琨和王無邪的影響頗深,更開啟他對現代水墨的深入探索。

 「怎樣形容自己是哪種人不是很重要。我有一段時間都很苦惱,我開始是想做藝術家,發展視覺藝術,無意中做了設計師。世俗會覺得設計為商業功能服務,而看不起設計。這是錯的。我也是後來才明白,這不過是一個名稱。就算你覺得自己是一個畫家,畫得不好都不能叫藝術。最初的美術史,都由功能服務開始的。」

 雖然全書都是講個人的故事,但最終離不開他對創作的態度,「我從小時候的故事講起,將我如何開始寫日記、寫詩,其實是想說,所謂創作是由生活來的。我所有喜歡的東西都能在我的設計案例中找到。年輕人要早點熱愛自己的生活,並發掘感受,這樣才有豐富內容去發揮。」

相關新聞
設計師靳埭強的人情藝事 (2012-08-22) (圖)
N城記:北京/上海•蔡氏出版「大片」 (2012-08-22)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10/07 (2012-08-22)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17/08: (2012-08-22)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衛報》18/08: (2012-08-22) (圖)
要刊書事:TIME《時代周刊》01/08: (2012-08-22) (圖)
Creative City探索「另一個香港」 (2012-08-20) (圖)
書評:小說之稗類︰紅眼的《小霸王》 (2012-08-20) (圖)
書介:睡 (2012-08-20) (圖)
書介:醫路——生命是美 (2012-08-20) (圖)
書介: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築文字 (2012-08-20) (圖)
書介:Abstract City (2012-08-20) (圖)
書介:香港的資本——金融業四十年風雲啟示 (2012-08-20) (圖)
徵稿啟事 (2012-08-20)
中國男裝流變裡的美 (2012-08-15) (圖)
N城記:上海/北京.和平飯店的記憶 (2012-08-15) (圖)
要刊書事:TIME《時代周刊》13/08: (2012-08-15) (圖)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04/08-10/08: (2012-08-15)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衛報》12/08: (2012-08-15)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er《紐約客》13/08: (2012-08-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