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育部在2011年底首次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東北師範大學及西南財經大學的校長。小圖上為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劉益春,小圖下為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張宗益。網上圖片
——多所大學試行公選 打破上級任命慣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國高校今年進行大規模人事調整,在校長任用方面顯示出「公開化、專業化、職業化」特點。內地媒體總結稱,穩步推進的高校幹部體制改革力求打破「官本位」局面,通過「公選校長」等試點,探索校長遴選機制,釐清「行政權、教育權和學術權糾纏不清」情況,推進校長從「職務」到「職業」發展。
國家教育部在2012年初宣佈,要在年內完成50所高校黨委、行政換屆工作。目前,已有9所教育部所屬高校產生新一任校長,此外,廈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新黨委書記也正式上任。今次進行的高校人事調整,與此前大有不同。
熟悉教規 具辦學經驗為首選
內地多所高校試點實行公開選拔校長,打破此前上級任命慣例。教育部在2011年底首次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兩所直屬高校——東北師範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的校長,明確的必要條件是「熟悉高等教育規律,有較豐富的辦學治校經驗」。輿論認為,在備受詬病的高校「官本位」背景下,「公選校長」能否使其脫去行政化枷鎖,成為教授治校、學者治校的重要轉折,值得期待。
眾多知名高校校長亦身體力行,改變以往多種身份集中於一身的情況。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退出「學術道德委員會」;湖南大學校長趙躍宇承諾擔任校長期間「不申報新課題」、「不新帶研究生」;北京師範大學新任校長董奇更在就職演講中承諾,要把100%的精力用於學校管理,要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
高校要員趨年輕及高學歷
與此同時,在高校校長人選方面,「學術權威治校」的情況被打破,「具有國際視野和豐富管理經驗」則是成為高校校長的必要條件。並非院士的陳吉寧接替顧秉林擔任清華大學校長,被輿論認為是上述變化的風向標。
另據中新社報道,此番高校人事調整後,教育部屬高校主要官員的年輕化、高學歷特點更加明顯,校際交流任職已成常態,「官員返校任職」現象亦不斷出現。
目前,內地785名直屬高校校級領導的平均年齡52.5歲,50歲及以下的約佔40%,最年輕的高校黨委書記47歲、校長45歲。學歷層次方面,約65%具有博士學位,約97%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同時包括27名兩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