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張夢薇
師傅叮囑山寺中的小沙彌「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啖食人肉,切切不可亂看」,一日,小沙彌下山,返回之時,師父問「有甚好看?」撓了撓頭的小沙彌答曰:「還是老虎最好看!」
禪宗故事,總是有趣,聽者或一笑置之,而小沙彌卻是心無旁礙,不懼師責,直說初心,拙言之中別具一番禪味。
7月—8月,小沙彌和大美女再次相聚台北市藝文中心的「當小沙彌遇上大美女——李蕭錕禪畫展」,展出集李蕭錕禪畫「運水搬柴」系列與篆刻「佛教經典」,以及「對花無語」百美圖百幅系列作品。李氏百餘方美人圖篆刻展,為首次公開展覽,百位美女《臙脂薄拂》、《羅衣春淺》、《起舞回雪》或古典婉轉,或明麗高貴妍媚冶艷,回眸百媚姿態各異。
賞畫悟禪 清靜本心
一改常見的禪畫和經文圖像解釋,李蕭錕不以菩薩、佛陀為創作題材,畫作中主角統統是稚真的小沙彌,用吃飯、睡覺、灑掃讀書、賞荷品茗這樣貼近現代生活情境的世間尋常事,將觀者拽進禪境之中。畫作構圖以簡化繁、虛實相生,畫中人物從6歲到60歲的臉上都洋溢著輕鬆自在。畫雖疏淡,卻一派天然,一方生機。說天然,說生機是在此有禪機直照的一霎,李蕭錕以禪語為題,卻不強作人解,而是以最天然的姿態引出語句背後的會心。當你隨著他的筆觸看花、看茶、看山水,只感「親切」兩字。而事實上,在你不知不覺中,畫者已經悄悄的在行、住、坐、臥中推你入三昧地,將禪宗旨要融入精準的筆觸,描寫著小沙彌/觀者/終生之相與清靜本心。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潘番教授說「不論是小沙彌還是大美女,都是出於一心只所造,但我們從出世的小沙彌轉睛到塵俗的大美女,突然驚覺,出世入世皆在一念之轉,樸實華麗也盡來自眾生塵俗之一念。」此言正正說中畫者創作初感,在李蕭錕看來,每個人其實都是小沙彌,因為小沙彌就是本心。
他以梁寒操所書「斯世於心亂象多,人心多已失中和」為喻,而美人就恰似世間亂象處世還需持中和之心,當面對諸多紛擾的外象,安頓自己的本心,自然不生虛妄而能看到清靜面目。希冀此展「帶來更多清涼」。
而對於創作本身,李蕭錕有著別樣的體悟,「所謂創作,即是心的產物,當心的品質被提升到一定的境地時,創作內容必有可觀。」對於他來說,一切的舉手投足都已成為一種享受,一切行止坐臥也是一種創作,生活的所有皆是發於自在本心,難怪他會問「如果畫畫被稱為是一種創作,那麼吃飯、睡覺又何嘗不是?在職業欄裡,畫畫算是我的專業,那麼在生命欄裡呢?」
箇中禪味,自在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