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中石化(0386)董事長傅成玉昨日出席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時透露,近年來中國石化集團的國際化經營程度不斷提高,境外資產、營業收入、利潤在公司所佔的比例從2005年的10.6%、2%和0.2%,分別提高到2011年的36.6%、28.2%和18.7%。
海外投資已逾6000億人幣
傅成玉表示,中石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一方面積極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政治障礙,一方面通過合作共贏,開展海外投資,推動海外業務發展,「做到了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據他透露,截至目前中石化海外投資總額已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投資貿易、工程服務等業務分佈在全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政治干擾較大、對中國投資偏見比較嚴重的國家也實現了突破」,現時海外員工總數已超過3萬人,其中當地和國際化員工佔80%以上。
傅成玉又總結了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經驗教訓,稱海外對中國投資的偏見既來自於政治領域,又來自於經濟和社會領域,同時也有中國企業在實踐中缺乏經驗的原因。他稱,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投資國應對氣候變化、當地環境的保護、當地就業的促進、當地稅收和經濟發展的貢獻,實現企業與社會、與投資者、與員工、與當地政府和社區環境共同發展、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西方的偏見不攻自破,才能證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不僅是商業化的,而且是共贏的商業化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