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從老縣城地震遺址入口的景象便可以想像512大地震的破壞力。
北川,這個名字大家想必不陌生。
這裡是羌族人的世居地,也是汶川大地震傷亡最多的地方。曾經的繁榮,都伴隨著那山崩地裂、塵土飛揚的短短幾十秒而化為烏有。北川縣城由此一分為二,老縣城被毀得面目全非,一個個災難現場,呈現予人的是無盡的哀傷;而新縣城則發展為一個特色旅遊區,向遊客訴說北川、羌族人的點點滴滴。
時間能夠療癒痛楚,但失去家園的記憶,任由時間怎麼流逝,都難以磨滅,這就是我眼中的北川。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鳴謝:亞洲旅遊交流中心
北川地處四川盆地向藏東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是漢、羌和藏族的雜居地,當中又以羌族為主。一走入北川,濃郁的羌民族風情直撲而來,男子穿著長袍羊皮褂,女子頭裹青白布帕、身穿窄袖短長衣,自成風格,放眼過去,與山河破碎的畫面形成巨大的反差。羌族人適合熱鬧歡笑,此時此刻的映襯,讓人無語、讓人不知所措。
老城 一瓦一片長埋此
大自然的力量很奇妙,能夠塑造美麗風光,也能天搖地動,讓災難吞噬一切。走一趟北川老城,你可以稍為了解一下大自然玄妙的律動,品嘗北川人在災難下的酸苦憂鬱。
地震過後,當地人目睹自己的家園,曾說「北川沒了」。當你踏入北川範圍,你確實能感受到他們那時生不如死的感慨,因為真的「沒了」。在進入遺址公園前,眼前略過一大片土地,地震使河流改道,殘破的房子浸在水中,靜靜地佇立著,無聲地道出北川的今昔之變。
遺址公園的起點是北川大酒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堆泥石,中間夾雜了一些瓦片和鋼筋。環顧四周,建築物零零落落的,不是傾斜便是倒塌,比綿竹漢旺地震遺址有過之而無不及。以為遊客一定不多,但來這邊悼念死者的群眾也不少,來了一批又一批。遺址範圍播放著音樂,一個個的牌子寫著「低聲語 緩步行 留逝者一份安寧」,房子牆壁上也掛著「獻出你的一份愛心 還逝者永遠的安寧」等橫額,一再提示著大家要安靜、尊重死者。
走著走著,前方的遇難者公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群人在寫著「深切緬懷『5.12』特大地震遇難同胞」的公墓前默哀、獻花,凝重的表情、莊重的鞠躬,為被埋在瓦土下的亡靈獻上最深的悼念之意。悠悠的音樂聲,解說員的悲憫之語,配上鮮黃的菊花,心潮起伏,大家都淹沒在難以名狀的情緒之下。
解說員說,公墓後方豎立的國旗、旁邊的籃球架,是北川中學的原址。當年強烈的地震讓山巒崩塌,整座山脈往前推移,百萬噸的山石飛滾直下,逾千名師生被活活掩埋。當時救援隊趕到這裡,看到眼前的景象──無路可進,無處入手,無能為力。今天,遺址重新修了一條路,然而逝者永遠無法再走在路上。
一路走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副橫額,上面寫了幾句話:「兒子今年是你離開媽媽四周年了,媽媽都不知道這四年是怎麼過來的,每天都是撕心裂肺的痛,兒子,爸媽永遠愛你……」
這裡保留了錯層的街道、「Y」字型的震損建築、一樓以上整體垮塌的建築、中間樓層垮塌建築等,是了解地震、紀念災難、教育科研最好的根據地。
新城 羌風再現巴拿恰
北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區,有數萬羌族人居住於此,他們崇尚「羊文化」,視羊為吉祥物。每次看到羌族的男男女女,都覺得他們身上似乎有無窮無盡的活力,載歌載舞,笑聲處處。
回不到被群山環抱的老縣城,羌人搬到位於永昌鎮的新城區重新生活。新城由山東省濟寧市和威海市援建而成,融合羌族文化及生態園林,是一個別致、舒適的小城,而巴拿恰步行街可以說是新縣城最熱鬧的地方。「巴拿恰」是羌語,意為商貿街,和其他地方的步行街一樣,這裡的街道、商舖都是統一規劃的,唯一不同的是保留了羌族古色古香的建築色調。當然,你在這裡還可以享受到羌族男女熱情如火的歡迎歌舞,他們化身為羌族仙子,在步行街上拿著紅布條掛在遊客身上,還會熱情地跟你邀舞狂歡,事後還為你準備茶水。北川新城獨有的民俗風俗,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苦蕎茶是這裡最有名的特產,苦蕎除了可以用來泡茶之外,還被用來製作成不同的產品,如苦蕎枕。據說用苦蕎做成的枕頭有助睡眠,君不信,可以買一個回家試一下。不喜歡茶藥?那麼來一份肉乾吧,這裡到處都吊曬著豬肉、牛肉,店裡也販賣不同類型的肉乾,甚麼口味都有,喜歡吃辣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而走到步行街中段,你會看見一家小店叫「張包蛋」,是專門賣蛋的一家百年老店。菊花皮蛋、大紅心皮蛋、騾鴨鹽蛋、飄香皮蛋、五香皮蛋等,都有專門的製作配方,十分獨特。值得推介的是包鹽蛋,這是第三代傳人獨創的工藝,一個蛋有兩種口味。他們將皮蛋的蛋白與鹽蛋的蛋黃混合起來,蛋清茶色,香脆可口。
不過夏天來這邊吃野菜、喝苦蕎茶、買特產的人不算多,店舖的店員也透露這裡雖然已經發展為旅遊小區,但由於過度開闊,沒有太多遮蔽的地方,所以夏天人流特別少。看來在這邊做生意也不容易!
北川羌族人的「巴拿恰」,恭候你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