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右)在合肥調研。
——經濟加速 活力驅動 宜居宜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長城、趙臣)擁有黃山等世界級旅遊景區,安徽在海內外逐漸被大眾熟知。同時,對內地更加了解的人,會知道安徽小崗村是「大包乾」的發源地,安徽太和縣揭開中國農村稅費改革序幕,催生了免除農業稅的千年變革。安徽亦誕生了如海螺、奇瑞等標杆性企業。10年來,安徽已走出一條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道路。
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表示,「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經濟強省,努力打造充滿活力的文化強省,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強省,加快建設美好安徽」,是安徽現階段的奮鬥目標。張寶順說,安徽的崛起必然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崛起,崛起的安徽必將是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的美好家園。
縱觀最近10年間,安徽全省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3,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11年的15,110億元,年均增長12.7%;同時,安徽新增1.26萬戶工業企業,工業化率由2002年的31.7%上升到2011年的46.2%。此外,該省城鎮化率由30.7%提高到4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32元提高到18,6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118元提高到6,232元。
GDP年均增長12.7%
邁進「十二五」期間,安徽提出堅持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的戰略。去年,安徽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了「走出六條新路、打造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的奮鬥目標。張寶順表示,10年歷程,安徽發展已經躍上嶄新平台,但安徽是一個發展中省份,面臨做大總量、提升質量的雙重任務,該省將堅持破解加快發展與轉型發展雙重課題,著力增強經濟素質和抗風險能力。其中,工作重心是牢牢把握自主創新核心環節,立足該省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兩大戰略平台,加快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去年,安徽全省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25家、1,335家,均居中部首位。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安徽將重點拓展電子信息和家用電器、汽車和裝備製造、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食品醫藥、輕工紡織、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等八大領域。2011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4,132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16.4%。
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全面完成文化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6年保持30%以上快速增長。安徽省省長李斌表示,安徽是一個人文底蘊深厚的省份,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不斷增強文化創新能力,加快建設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培育文化支柱產業,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文化產業走出國門
安徽出版集團被評為全國文化「走出去」先進單位,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版權輸出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與波蘭最大的馬薩雷克出版社合作建立了當地首個中外合資出版社;安徽廣電集團與新加坡新亞衛視簽訂合作協議;安徽演藝集團走出國門,演出600餘場次。安徽其他各地市亦採取多種形式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出口,宣紙、柳編、竹雕等特色工藝品熱銷海外。2011年,安徽省僅省屬五大文化產業集團營業收入就達132.9億元,比上年增長24%。
安徽把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是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重要路徑。據統計,2011年,共有256個文化產業項目列入安徽省「861」項目庫,總投資達2,036億元。其中,華侖國際(蕪湖)文化廣場、宣城中國文房四寶及書畫中心等52個項目開工建設,六安金領歡樂世界、宿州虞姬文化園等70個項目加快推進,安慶五千年文博園(一期)、方特夢幻王國等建成運營,當年完成投資近2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