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肖郎平 實習記者 陳淑英 東莞報道)「零售商、批發商可以考慮,未來像國外品牌給OEM、OEM工廠下訂單一樣,直接給廠家下訂單。」在2012年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的「全國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與加工貿易企業高端對話會」上,中國超市聯合採購交易聯席會議秘書長顧國建提出這一建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說,加工貿易企業與國內零售行業的對接出現一些矛盾。加工貿易企業以往做外銷,是少品種,多批量,而國內採購模式是多品種,少批量;結算方式,零售業有一個賬期,可以信用托付,而外銷企業在這一方面也不能對接;在配送方面,零售業是多品種、快頻率的方式,而工廠是少批次、定點式。
加工企與零售業對接現矛盾
目前生產企業與零售行業的對接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零售商到廠家直接採購,二是廠家自建銷售渠道,三是在零售商與廠家之間建立中間平台。
郭戈平認為,現有的採購模式持續下去將會出現問題,業界已形成變革共識,但目前尚未找到好的切入點。「當前加工貿易轉型急需中間力量。」郭戈平認為,電子商務將極大助力廠家與零售行業的對接。「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要有互聯網的元素。」郭戈平引用郎咸平的話說。
針對結算方式的對接矛盾,中國百貨協會副會長、廣百集團董事長荀振英針提出「金融聯盟」的創意。他說,可以將中間環節組建成聯盟,金融結算也可以成立聯盟,通過擔保等方式確保運行順暢。通過這個中間環節,包括加工貿易企業在內的供應商可以及時、隨時收到貨款,而零售商定期與金融聯盟進行結算,不但可以解決結算矛盾,還能實現廠家、零售商、中間商的「三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