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學家指出,中國有廣闊的國內市場,應對經貿交鋒的迴旋餘地大於日本,有能力讓日本在經貿戰中付出較大代價,但在實施對日本經濟制裁時亦需要有周全考慮,以實現成本最小化而收益最大化。未來如果局勢不能緩解,中日之間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雙邊投資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雙方經濟都將受到傷害。
日對華出口多為上游產品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季風表示,目前中日雙邊經貿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如果發生經貿戰,對雙方的傷害都會很大。按照目前的中日貿易現狀,如果任何一方決定採取經濟手段反制對方,將對雙方的經濟走勢都構成影響。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也表示,目前來看影響還只是表現在貿易方面,未來如果局勢繼續緊張,就會在投資、合作等領域產生連鎖反應,目前正在進行的一些項目也會受到影響。
從貿易結構特點來看,中國從日本進口兩類最重要的貨品,一是高質量金屬,二是汽車零部件和電子產品。今年上半年,日本對華出口中,機電產品、金屬及其製品、運輸設備和化工產品四大類產品佔73.5%,這些產品多數位於產業鏈上游,為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關鍵、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一旦出現供應短缺,短期內將對這些行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
而從投資來看,日本對華投資額累計超過800億美元,佔中國吸收外資總額的7%左右。2011年日本對華投資63.5億美元,是僅次於中國香港的外資來源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