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哈佛教授羅思
——最有效市場機制 改革器官捐贈拯救生命
學生選校如何派位?新紮醫生如何調配崗位?器官捐贈者如何與病人配對?這些看來屬於行政範疇的問題,其實與經濟學息息相關。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思和博弈論大師沙普利奪得,以表揚他們把抽象的經濟理論,轉化成實際的市場機制設計(Market Design),為上述問題提供最佳最有效的配對方法。
不知獲獎 沙普利成就超父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兩人獲獎原因是對「穩定分配理論及市場機制設計實踐」研究的貢獻,並將瓜分800萬瑞典克朗(約929萬港元)獎金。羅思表示,沙普利得獎實至名歸,但沒想過自己也得獎,對於能與沙普利分享獎項感高興,又笑言「相信學生今天會更專心聽書」。
沙普利在傳媒來電採訪前,並不知自己獲獎。他稱自己只是個數學家,對獲得諾獎感驚訝,又坦言過去從未上過經濟學的課。他的父親為著名天文學家,雖然曾協助估計銀河系真正規模,且獲得多個獎項,但不曾獲諾獎,沙普利笑言現已超越父親。
穩定性配對法 夫婦不出軌
年屆九旬的沙普利被視為當代博弈論(Game theory)最出色學者,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名譽教授。評審委員會表示,雖然雙方未曾共事,但全靠沙普利的理論成果,加上羅思察覺到理論的實用價值,才讓研究開花結果。
在傳統經濟學中,資源分配主要透過價格機制進行,如高油價令人節省能源,但在很多市場,價格非唯一配對基準,如醫生選擇哪家醫院、學生選擇哪間大學等。兩位得主尋找組成「穩定」配對的方法,目標是配對中各方都不覺得其他選擇更好。
沙普利早在1950及60年代,利用博弈論分析不同配對方法。他與已故經濟學家蓋爾提出「蓋爾-沙普利演算法」,驗證在充分考慮個人喜好下,讓理論充當「月老」,模擬為10對男女撮合姻緣,製造出最穩定婚姻關係,換言之夫婦雙方都不會出軌。
到1990年代,同樣專長博弈論的羅思發現沙普利的理論能在實踐中,釐清一些重要市場的運作模式。在連串實例研究中,羅思及同事證實「穩定性」是個別市場機制的關鍵,並於實驗中證實結論。
大學派位建功 匹配醫生無難度
羅思利用研究所得,再加入了對道德約束或其他特定條件的考量,於1999年起先後協助整理和設計美國住院醫生匹配程序(NRMP),以及紐約市和波士頓公立大學派位制度。近年他又建立「新英格蘭腎臟捐贈移植計劃」,在2008年讓6對捐贈者和病人同時進行腎臟捐贈及移植。有評論認為,計劃為器官捐贈制度帶來革命性改變,拯救無數生命。■綜合外電消息/路透社/諾貝爾獎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