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談談小組習作另一個挑戰—分配工作。同學對功課參與程度各異,積極參與者必能學到很多東西,但遇上懶惰的同學便會感到十分氣餒。當一些「練精學懶」的同學發現有組員積極參與,便可能會產生「坐便車」(Free Rider)心態,心想反正交行貨也可獲得一定分數,甚至連行貨也不交,待「有心有力」的同學完成習作即可。
遇懶惰組員多啞忍
積極參與的同學面對這種情況,雖然心有不甘,但一般青少年圴十分重視同輩關係,為免影響感情,往往選擇啞忍,期望下次不再同組。本來同學多做了工夫不會「蝕底」,因為多勞多得,學問都是自己的,但以消極方法解決問題,卻會錯過分組習作可習得的技巧,喪失鍛煉解難能力(Problem Solving)及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的機會。這情況在工作環境也常見,但部分工作不能以個人能力應付,學習如何處理小組習作,對個人成長十分重要。
做小組習作最有效方法,當然是與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為組員,但世事往往不會如此理想。即使教師容許自由分組,但通常到教師要求提交分組名單時,同學尚未有機會互相認識。
初次要分組 鄰座成首選
部分教師選擇在第一堂要求分組,在同學互不相識的情況下,外表及樣貌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不過人不可以貌相,單從外表無法評估責任感或對功課的參與程度。打扮入時的同學可以十分專注於學業,打扮平實的同學又可能不務正業。一般而言,鄰座最有機會成為組員,第一堂課選擇坐哪些位置,可能就決定了整學年分組命運。不過這不代表分組完全沒有方法,同學可從了解組員特性方面入手。本期就此擱筆,下期再談。 ■IVE(摩理臣山)學生發展處學生輔導主任 呂駿輝(VTC機構成員)
(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