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道教以外,佛教對戲曲也有巨大影響。它雖是外來宗教,但在中國社會的滲透力非比尋常。從漢魏到明清,傳播越來越廣泛和深入;由販夫走卒到天子皇室,不少人都參禪拜佛。所以,佛教對戲曲的影響也自發地萌生、發展和成熟,不過我暫時未作深入探討,待未來有緣時再談。
資深的戲迷都知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粵劇市場嚴重萎縮,職業班主要依賴神誕提供演出機會,可見戲曲的生存,還得仰仗宗教。所以陳抱成在《中國的戲曲文化》一書指出:「……戲曲的流行得到宗教活動的支持,獲得了大量的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張大了氣勢,擴大了陣地和影響。」(頁156)又認為宗教演劇活動的勃興,為中國戲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機遇。由於這一需要,促使舞台建築與神廟建築同步發展。無論在中國的北方或南方,一些較大的民間諸神雜廟,一般都有戲樓建築;而這些固定舞台,為各地迎神賽會,逢年過節提供了戲劇活動場所,保證了戲劇演出的進行。(頁167)
不過,陳抱成指戲曲依附宗教,有得也有失。他說:「……中國戲曲也為此付了沉重的代價,它常常必須犧牲自己的主體地位,去依附宗教,甚至降格為宗教迷信活動的組成部分,承擔著保存並不時地展露自己的原始尷尬的義務,以取悅於落後的宗教神學意識。」(頁157)
陳抱成提出「文藝復興以後,歐洲國家的戲劇紛紛與宗教脫u,成為完全獨立發展的社會文化活動。」(頁157)
無可否認,戲曲和宗教的密切關係,使戲曲十分注重表演的實用性和娛樂性,同時更須保持「儀式化」的特點。但戲曲本身的發展主要還是回應儒家思想主導的社會訴求,成為「教化」群眾的工具。■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