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剛晶世紀婚禮完美落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霍啟剛與郭晶晶婚禮豪華隆重。

——城中政商演藝界 重量級人馬到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正謙、黃舒慧、李慶全)郭晶晶與霍啟剛的婚禮三部曲昨晚終於完美落幕,作為壓軸的重頭戲,霍家昨日在灣仔會展延開150席、邀請1,800名賓客,氣勢派頭堪稱三部曲以來最豪華,而來賓陣容亦最為星光熠熠,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伉儷、特首梁振英伉儷、首富李嘉誠與兒子李澤鉅、李兆基、成龍父子、劉德華、鍾楚紅、奧運單車銅牌得主李慧詩及單車名將黃金寶等紛紛到賀,向一對新人致上祝福,而這三場婚禮的總花費更超過3000萬港元,「世紀婚禮」之名當之無愧。  ■攝影:黃偉邦、李慶全

  「跳水公主」郭晶晶與霍家長孫霍啟剛的世紀婚禮經過霍家大宅及南沙兩站後,昨日終於迎來三部曲中的壓軸好戲,於灣仔會展筵開150席、邀請近1,800名賓客的派頭為「剛晶大婚」上演了最豪華一幕。

 作為「世紀婚禮」的最終部曲,吸引了超過200名中外媒體到場採訪,昨晚會展當然保安嚴密,在禮堂門口四周均豎起白布圍板阻擋記者視線,而每個出入口亦有保安把關,禮堂入口有一面以青草組成的巨型背景板,上面寫有代表兩人名字的「J」和「K」圖案,每張檯上亦有愛神邱比特的擺設,佈置非常浪漫溫馨,婚禮於昨晚6時正式開始接待賓客,而賓客陣容之鼎盛亦令人嘆為觀止,富豪代表有李嘉誠李澤鉅父子、李兆基更與兒子李家誠及新抱徐子淇一家、楊受成、趙世光、林建岳、呂志和等等。

 而政界名人代表亦毫不遜色,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擔任證婚人的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伉儷、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譚慧珠、譚耀宗等均有出席,娛樂圈及體育界代表則有劉德華、鍾楚紅、成龍父子、奧運單車銅牌得主李慧詩及單車名將黃金寶等等。

董建華致辭祝賀 羅格視頻祝福

 昨晚的婚宴現場佈置處處顯心思(比如水立方背景),還有現場樂隊助興,鋼琴王子李雲迪為新人現場演奏。當晚司儀則由曾志偉和朱凱婷擔任,婚宴開始時,以一輯模仿倫敦奧運英女皇與007占士邦趕赴婚宴現場的短片揭開帷幕,一對新人入場進行切蛋糕儀式,郭晶晶和霍啟剛現場再次親吻,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不到五分鐘就完成了儀式。接著新郎霍啟剛發言,向現場嘉賓致謝。在婚宴中,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用普通話致辭祝賀,國際奧委會會長羅格視頻祝福!

 其後林子祥及葉倩文亦繼南沙婚禮後再度上台獻唱,而著名鋼琴家李雲迪更即席表演為「剛晶」送上祝福,李雲迪表示與郭晶晶於04奧運成為朋友,今次是以朋友身份用音樂向一對新人表示祝賀!

 在晚宴中,「四叔」因身患感冒僅僅逗留30分鐘便離場,他派出兒子新抱接受訪問,李家誠表示已代表全家人送上人情祝福給一對新人,現場氣氛很甜蜜很開心,而李嘉誠亦在到場半小時後表示要出席另一宴會而離場。作為奶奶朱玲玲好友的鍾楚紅表示從小看著霍啟剛長大,很開心見到他成家立室:「這是我第一次見郭晶晶,她很大方漂亮,希望他們連生貴子、恩愛到老。」

「剛晶」兩度登場 向傳媒致謝

 另,「剛晶大婚」首兩部曲一對新人均未有公開露面,直至昨晚郭晶晶及霍啟剛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身穿一襲香檳色珠片低胸晚裝的郭晶晶佩戴上珍珠耳環及鑽石頸鏈非常高貴,左手無名指上的一隻巨鑽戒指更是光彩奪目,不過未知是否因連場婚禮舟車勞頓影響,郭晶晶昨晚亮相時明顯有些疲態,右手更不時輕掩腹部,接受僅僅1分鐘的拍攝後便匆匆返回會場,不過在傳媒要求下「剛晶」在稍後又再登場,聯同伴娘吳敏霞及霍啟山讓傳媒拍攝,而霍啟剛與郭晶晶最後向傳媒彎腰致謝後便離開,一班兄弟姊妹則向記者派發300元的「利是」,現場亦有為傳媒準備飯盒。

相關新聞
陳茂波:審慎處理勾地表撥地 (圖)
施永青倡全面開放二手居屋 (圖)
全年房屋供量料逾2萬伙
居民遊行爭村屋「僭建合法化」
飛石扑後腦 擊殺攀澗婦 (圖)
專家意見:高低落差大 石濕行澗險 (圖)
近年石澗嚴重意外
綿羊仔警戰車 3分鐘追逐6公里 (圖)
指點江山:中央對港政策根本宗旨 蘊含民族復興戰略思考 (圖)
議員拉布阻「長津」當局促周五「加會」 (圖)
港加簽稅務協定 強化經貿連繫 (圖)
特首買花 (圖)
助基層改善居所 「關愛」津貼月底發
阿涂插人力社民連「對人不對事」
當局擬加強規管樓上吧 (圖)
職安健審核 4中小企奪星 (圖)
6000元計劃 逾600萬人登記
工會要求明年加薪6%
商場聖誕購物團搶內地客 (圖)
創業賽助青年圓夢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