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說《牆》改編成電影的海報
文:小蝴蝶
萊比錫曾是德國的文藝重鎮,它與許多偉大的名字有關。它是歌德與浮士德對話的小酒館,巴赫演奏管風琴的教堂(他生前一直寂寂無名),或者尼采思考古典哲學的大學院。戰後德國的分裂使這座城市蒙上一層灰靄,度過東德時期的艱難時世之後,它又迎來了新生。10月31日,路德的宗教改革紀念日,紐約藝術家芭芭拉.漢默(Barbara Hammer)來到這裡,在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展映了她的短片,並以此向她的人生偶像瑪雅德倫(Maya Deren)致敬。
這部致敬短片題為《瑪雅德倫的水槽》(Maya Deren's Sink)。瑪雅德倫是美國最早的前衛藝術家,具有舞者、女性主義詩人和實驗電影藝術家三重身份。作為逃難的俄國猶太人後裔,她的波希米亞氣質與三十年代的紐約西村風格完美的混搭在了一起。她曾和杜尚一起拍藝術電影——雖然後來不了了之,而她自己的幾部影片早就被奉為是女性主義實驗電影的開山之作。斯人已逝,芭芭拉.漢默來到這位傳奇女性在紐約於洛杉磯的住所,這裡曾是前衛藝術在戰前的根據地,招待過杜尚、布列東和阿娜伊絲.寧(另一位著名的女性主義者)。但是,漢默徑直走到了德倫的衛生間,她感興趣的,是那裡的洗手池水槽。
她說——「那是瑪雅德倫的水槽!」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白色瓷製的水槽,就像杜尚簽名後的那隻馬桶,因為它是德倫的水槽,具有了不同的意義:美麗的,狂野的,冰涼的,專斷獨行的,驚世駭俗的。她給德倫的洗手池水槽的下水口裡插上花朵,那幾枝粉色康乃馨在短片的慢鏡頭裡,以柔和的拋物線墜入洞口。她在這部致敬影片裡再現了瑪雅的風姿,那個一頭蓬勃亂髮的俄國女人,迷惘的雙眼向宿命張開,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邁著蜿蜒迂迴的步伐,彷彿隨時會摔倒在夢境般的囈語中,在那個由男性壟斷藝術尤其是電影的年代,她的電影只關乎具有了主體性的女人,即創作者。短片引用了瑪雅最著名的一句話:「攝影機拍不出電影,是拍電影的人在拍電影。(Cameras don,t make films, filmmakers make films)」
漢默的另一短片題為《馬不是隱喻》(A horse is not a metaphor),這部為她贏得國際獎項的實驗短片,是她以藝術的形式紀錄治療癌症的過程。漢默拖著經過三期化療的瘦弱軀體,將自己湮沒在一條純淨的河流中,手中牽著一匹同樣患過癌症的馬,金色的陽光沐浴著他們,新生就要開始。她面對癌症的痛苦,女性與世隔絕、不被理解的孤獨,似乎只能和動物:幾匹馬、一條狗,產生共鳴。這一主題在女藝術家的作品裡並不陌生,奧地利女作家哈爾斯赫福(Marlen Haushofer)在其1963年出版的小說《牆》(Die Wand)裡就寫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小說的女主人公被隱形的牆封鎖在深山,在此後與世隔絕的數十年中,她只能適應大自然的嚴酷法則,過著最原始的農耕生活。在這個荒誕不經,具有超現實色彩的女性版本的「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裡,主人公最忠誠的夥伴就是一條當初隨她一起進山的獵犬Luchs。她在打獵、探險、犁地的時候都帶著牠,在她絕望哭泣的時候,也只有牠忠實純潔的眼睛能給她安慰。故事最後出現了一個陌生的男人,他殺死了獵犬,女人毫不猶豫地槍殺了這個入侵者,儘管,他才是她的同類。
交個男朋友,還是養條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