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青春獻延安 造田惠百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975年,習近平(前排中)上大學,梁家河村村民和習近平合影。資料圖片

 祖籍陝西富平的習近平自出生就與陝西有著解不開的情緣。雖然自幼在京長大,但1969年初,當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時,16歲的習近平和一群北京青年便插隊到陝西省延安地區延川縣的一個小村子,並在那兒度過了七年的難忘時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張仕珍、成艷妮、熊曉芳 西安報道

 習近平插隊的地方是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距延安市區約70公里,是陝北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近日,記者一行來到梁家河村,探尋習近平當年走過的足跡。

村書記冰水裡打壩

 梁家河村其實並沒有河,只是村裡有一條稍顯寬闊的溝渠。記者一行沿210國道到達文安驛鎮,打車前往梁家河村。進入溝口後,沿著彎彎曲曲的山村公路,兩邊山上的綠色和淤地壩裡茂密的玉米映入眼簾,山上村民的窯洞修葺一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據梁家河村村民介紹,如今這些玉米長勢大好,與當年習近平帶領大家打淤地壩是分不開的。在梁家河村插隊時,習近平很長一段時間在基建隊工作,主要任務就是打淤地壩。這些壩一方面可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也是種莊稼的良田。陝北的冬天異常寒冷,習近平總是第一個跳進冰水裡幹活,許多當地的農民也沒有這股子勁兒。後來,習近平被選為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日夜奮戰,共打了十幾個壩。

建沼氣池點亮窮山

 「以前莊稼都在山上長,水土流失嚴重,產量低,壩地的莊稼產量好得多,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近平對村裡的貢獻真的很大。」村民呂侯生說。

 呂侯生告訴記者,習近平不僅刻苦耐勞,還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當年他在報紙上看到四川一些農村在搞沼氣,就自費到四川學習有關技術,回來後用幾個月時間在村裡建了第一口沼氣池,可以做飯,也可以照明。這在當時的陝西省還是一項創舉,後來沼氣技術才被推廣到整個延川縣。

 「以前都是點煤油燈照明,做飯就是燒柴火,生活還是比較落後的,但沼氣池建成後,做飯照明都方便多了。」呂侯生說,習近平當年建的第一口沼氣池已不在,但他引入的沼氣徹底改變了村民的世界,大家都很佩服習近平,說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

 事實上,習近平在梁家河村的七年,帶給村裡的變化並不只是淤地壩和沼氣池,對村裡人來說,習近平刻苦耐勞、好學實踐的精神都深深影響著每一位村民。正是這些無形的財富,讓梁家河村村民漸漸走上了勤勞致富的道路,過上了紅紅火火的日子。

相關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人民生活嚮往 執政奮鬥目標 (圖)
從嚴治黨 全心為民
特寫:沉穩 務實 開放 新領袖展風采
習近平兼任中央軍委主席 (圖)
習近平講話金句
習近平讚胡錦濤高風亮節 (圖)
學者:胡「裸退」 體現交接制度趨完善 (圖)
人民日報社論 向卸任領導人致敬
十八大報告 肯定第四代領導人成績
常委九減至七 政治局六成新血 (圖)
最近三屆中央政治局成員比較
未連任的十七屆政治局委員(按簡體字姓氏筆畫為序)
劉雲山排中央書記處書記首位
代表評價:黨內民主正提速
中共中央最高權力架構圖 (圖)
官媒披露中共新領導層產生過程 (圖)
新軍委八委員六新銳 (圖)
文匯觀察:新領袖宣言奮鬥為人民 (圖)
習近平在常委見面會上的講話
中紀委新班子經驗豐富 彰顯反腐決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