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大欺小:虐兒洩憤 枉為人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幼園是兒童接受教育的地方,而非受傷害的地方。圖為幼園學童接受防震訓練。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現代中國+全球化

 上月尾,內地浙江省一名幼稚園女教師早前因「一時好玩」,在學校強行揪住一名幼童雙耳,將其向上提起。該段虐童視頻被上傳到網絡後,隨即引發網友一片熱議和批評。令人感到更痛心的是,內地類似的虐童事件在過去幾年層出不窮。為何內地幼稚園會屢現虐童行為?下文將作探討。 ■戴子熙、陳振寧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  戴子熙:《環球時報》、《環球人物》、《鳳凰周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新報》、《香港商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定期於香港《成報》、《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曾參與《通識詞典3》的撰寫工作。

電郵:jambon777@yahoo.com.hk

新聞背景:「為好玩」揪學生雙耳 女幼師被刑拘

 根據浙江省溫嶺市教育局的通告披露,今次的虐童事件發生在該市溫嶺城西街道一所民辦學校─藍孔雀幼稚園。該校教師顏豔紅在園內把一名孩子的兩隻耳朵拎著往上提,並叫另一名教師用手機拍下這一幕。之後該照片被上傳到互聯網。圖中所見,被揪耳的幼童的雙腳離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大哭;相反,顏豔紅卻神情愉悅,樂在其中。當被問及為何要作出如此行為時,顏豔紅居然回應是「為了好玩」。

 事件曝光後,顏豔紅的行為遭到社會輿論的一致強烈譴責。其後,顏豔紅本人的網絡空間又被網民發現有多張虐童照。10月25日,顏豔紅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拘,目前已被當地警方向檢察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為顏豔紅拍照的教師,則因涉嫌尋釁滋事,被處以行政拘留7天的處罰。

小知識:內地幼園虐孩頻生

 近年,內地各地起碼發生10宗像上述的幼園虐童事件。有內地媒體統計過,這10宗事件均在最近兩年內發生。

01. 廣東肇慶:把不會自行大小便的幼童綁固在糞盆上;

02. 陝西西安:用鋸條鋸破調皮男孩的手腕;

03. 浙江慈溪:用膠布封住吵鬧女孩的嘴巴;

04. 山東濟南:對15個孩子實施蹲廁所、抓頭髮、打屁股、看恐怖片等;

05. 重慶:罰咳嗽吐痰的女孩舔吃口痰;

06. 雲南建水:用針扎20多名不聽話的兒童;

07. 河南鄭州:用塑膠凳砸不吃飯的男孩;

08. 陝西:幼稚園長因小朋友背不出課文,用火鉗將10名孩子的手燙傷;

09. 北京:教師用針扎男童的生殖器;

10. 上海:女童下體被女幼師放入芸豆。 ■資料來源:騰訊網站評論頻道

無證執業素質差 刑法漏洞追究難

 內地幼稚園教師的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地方尤其落後地區,幼師的職業素質大多非常差。溫嶺市教育局副局長滕林華表示,當地幼稚園的師資緊缺,幼師實際持證率僅40%。為彌補師資不足,當地幼稚園基本實行「先上崗、後考證」。而據網友「人肉」搜索的資訊,顏豔紅畢業於溫嶺市教師進修學校,在藍孔雀幼稚園無證任教。這種不合規情況,進一步惡化幼師的整體素質,也為內地幼園屢現虐童事件埋下伏線。

 部分內地幼稚園教師倦怠情緒嚴重,對工作缺乏熱情和耐心,大多採用不當的教育方式,對眼中的壞學生進行精神和心理傷害,如用諷刺性、侮辱性、蔑視性的語言打擊、歧視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出氣袋。

體罰被視天經地義

 中國人奉行「棒下出孝子」的觀念,認為對待孩子可任意處置。故許多內地幼稚園教師都認為,用體罰管教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行為。

 內地刑法並沒有直接針對虐待兒童的罪名。「虐待罪」僅適用於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間的虐待行為,顏豔紅虐待的是幼稚園的孩子,並不適用。而追究「故意傷害罪」的大前提是,受害者要構成諸如骨折之類法醫學意義上的輕傷,但目前看,被虐孩子的肉體上未必達到如此嚴重程度。

家校共防 依法施教

 虐兒傷害的是學生,損害的是教育形象,危害的是社會發展。重視虐兒問題已刻不容緩,社會、學校和家庭應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社會、學校、家長相互支援、共同協作的校園傷害防範體系,積極干預,標本兼治,讓教育回歸根本,讓傷害遠離學生。

 提高教師素質是預防虐兒的根本方法。學校要用多種方式加強教師的法制教育,明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承認學生與教師在人格上的平等地位,依法施教。教育部門必須嚴格管理對幼師的培養選拔,必須制定嚴格的監管辦法並嚴格地執行,必須讓全社會對幼稚園進行全方位監管。

輔導師生 及時解困

 教師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不僅危害自身,而且影響一代人的整體素質。學校需要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傳授心理障礙和疾患預防知識,幫助教師形成健康心理,促使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育結果形成良性迴圈;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諮詢、心理檢測,對已有嚴重心理障礙和疾患的教師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另外,開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課,建立健全學校心理諮詢機構,及時疏導學生出現的心理障礙;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壓力、挫折、失敗和困難,積極消除引發傷害事故的主觀因素,避免因學生心理障礙而導致的傷害事故發生。

監督教師 完善法規

 建立以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四為一體的師德建設監督網路,讓教師在社會、家長及學生的監督下做到:師德行為不適當即改,教育行為不規範即糾。學校要制訂預防隱性傷害教育工作評價方案,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讓教師認識到對學生進行隱性傷害也是一種違法行為,從根本上遏止有關事故的發生。

 只有當兒童手中握有強而有力的保護傘時,他們才能得到更好保護。因此,官方可考慮成立專門的兒童保護監管部門,推出專門的兒童保障制度,如完善內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刑法中增加諸如「虐童罪」、「暴行罪」之類的罪種,以此宣示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嚴厲追究相關的犯罪行為。

小知識:美逾300萬童需受「保護」

 虐兒行為在世界各國都歷史悠久。虐兒的常見形式為用手或腳毆打、用器物打、罰站、罰跪、罰勞動或身體運動、掌摑或令兒童自摑,造成他們明顯身心傷害。虐童問題在西方國家是高度關注的話題。

 根據美國2003年的統計報告,該國約有180萬兒童被報告為受虐待或被忽視,而被各州兒童保護和服務機構提名的此類兒童超過300萬人,佔該國整體兒童人口的12.3%。美國對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應對體系,不僅有專門研究虐兒的刊物,整個社會還有針對虐兒的一套處理機制。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內地幼園發生虐兒事件的三大成因。

2. 承上題,針對所述成因,內地政府可推出甚麼相應預防措施?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舉例加以分析。

3. 相比美國,中國的虐兒情況是否嚴重?為甚麼?

4.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內地必須完善法律來保護兒童,否則不能遏止幼園虐兒事件」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5. 外國如何預防幼園虐兒事件?這些措施如何值得中國參考?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虐童事件背後的幼師困境:壓力大造成人才流失》,中國新聞社(來源:《南方日報》),2012-11-09,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1-09/4315003.shtml

2. 《不少家長信奉不打不成才 錯誤教育觀被指虐童幫兇》,中國新聞社(來源:《工人日報》),2012-11-04,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1-04/4299738.shtml

3. 《國外是怎樣預防「虐童」事件的》,新華網(來源:《新京報》),2012-11-0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1/03/c_113592879.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以大欺小:虐兒洩憤 枉為人師 (2012-11-16) (圖)
概念圖:虐兒事件 (2012-11-16) (圖)
e世代之網絡交友篇•聯繫全球:社交網雙刃劍 廣交友洩私隱 (2012-11-14) (圖)
概念圖:社交網絡平台 (2012-11-14) (圖)
娛民玩意:麻將申遺 提振名聲? (2012-11-09) (圖)
概念圖:麻將申遺 (2012-11-09) (圖)
馬術獻技:全國「上馬」鞭策經濟向前 (2012-11-07) (圖)
概念圖:馬術產業 (2012-11-07) (圖)
視如己出:畸形孤雛無人愛 再生父母獻溫暖 (2012-10-31) (圖)
概念圖:孤兒問題 (2012-10-31) (圖)
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空巢老人晚年多憂 (2012-10-19) (圖)
概念圖:空巢老人 (2012-10-19) (圖)
莊嚴承諾:和平發展 強大首選 (2012-10-17) (圖)
概念圖:中國「和平發展」戰略 (2012-10-17) (圖)
公路塞車:黃金周免路費 高速變龜速 (2012-10-12) (圖)
概念圖:高速公路營運 (2012-10-12) (圖)
捍衛主權:理性愛國當然 暴力反日不該 (2012-10-10) (圖)
概念圖:理性示威遊行 (2012-10-10) (圖)
因地制宜:落實異地高考 實現公平教育 (2012-10-08) (圖)
領土爭議:賊喊捉賊 日無寧日 (2012-10-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